下载此文档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命的一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种表述()1新陈代谢2生长3繁殖4思维微生物是一群()生物类群1肉眼可见的2通过一般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的3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4通过米尺可度量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以下除()之外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4风景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包括除()以外1直接使用价值2间接使用价值3选择价值4货币价值五界分类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除()之外1病毒界2原核生物界3真菌界4动物界生物系统发生树主要是根据()绘制的1dsDNA2ssDNA3ssrRNA4ssRNA生命的基本单位是()1蛋白质2细胞3脱氧核糖核酸4器官仅含以下成分的都可以构成病毒,除了()以外1RNA2蛋白质3DNA4DNA与蛋白质植物的四大类群不包括()1藻类植物2苔藓植物3蕨类植物4被子植物原生动物分为4个纲,不包括()1蠕虫纲2肉足虫纲3孢子虫纲4纤毛虫纲判断题植物茎尖趋光生长反映出生物对外界刺激都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即所谓的应激能力()物种多样性主要是由地理环境条件决定的()核糖体与叶绿体是原核生物在真核生物中的共生生物()病毒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确定其形态()蓝细菌属于真核生物()原生生物营养方式只有异养营养()昆虫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在脊椎动物中占绝对优势()棘皮动物为后口动物,体形呈不对称()脊索(notochord)是动物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支柱,位于消化道前面()现代鸟类可能由恐龙演化而来()4简答题微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微生物其体形都极其微小,因而具有五个共性,即体积微小,比表面大;吸收量大,代谢迅速;生长旺盛,繁殖快速;适应性强,容易变异;分布较广,种类较多。,比表面大一个典型的球菌,其体积仅1μm3左右,可是,其比表面值却极大,这样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的系统,就是微生物与一切大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也是赋予微生物具有五大共性的本质所在。体积小、比表面大是微生物五大共性的基础,由它可发展出一系列其它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比表面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接受面。,代谢迅速微生物的这个特性为它们的高速生长繁殖和产生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微生物有可能更好地发挥“活的化工厂”的作用。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繁殖快速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微生物的这一特性在发酵工业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效率高、发酵周期短上。,容易变异(1)适应性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恶劣的极端环境具有惊人的适应力,如抗热、抗寒、抗干燥、抗酸、抗碱、抗高盐、抗高压、抗辐射、抗有毒物质毒害等。(2)变异性由于微生物繁殖快,数量多,与外界直接接触等原因,即使其变异的频率十分低(一般为10-5~10-10),也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变异的后代,最常见的变异形式是基因突变。这种变异,我们可利用并为人类造福。,种类较多(1)分布较广微生物则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因此可以到处传播,只要生活条件合适,它们就可大大繁殖起来。地球上除了火山的中心区域外,从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直至岩石圈,到处都有微生物家族的踪迹。可以认为,微生物将永远是生物圈上下限的开拓者和各种记录的保持者。在动物体内外、植物体表面、土壤、河流、空气,平原、高山、深海、冰川、海底淤泥、盐湖、沙漠、油井、地层下以及酸性矿水中,都有大量与其相适应的微生物在活动着。(2)种类较多微生物的种类多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微生物的种数多。请举例说明病毒的繁殖过程?根据噬菌菌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可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类。烈性噬菌体进入菌体后就会改变宿主的性质,使之成为制造噬菌体的“工厂”,大量产生新的噬菌体,最后导致菌体裂解死亡。温和噬菌体进入菌体后,因生长条件不同,可具有两条截然不同的、可选择的生长途径。一条是与烈性噬菌体相同的生长路线,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另一条是将其核整合到细菌染色上,这种掺入到宿主DNA中的噬菌体DNA称为原病毒或原噬菌体(provirus或prophage)。该细菌细胞继续生长繁殖,并被溶原化。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主要包括吸附、侵入、复制、装配和释放等。①吸附:与其它病毒一样,噬菌体对宿主细胞的吸附是高度的特异性。②侵入:噬菌体侵入方式较其它病毒复杂。大肠杆菌T4噬菌体以其尾部吸附到敏感菌表面后,将尾丝展开,通过尾部刺突固着细胞上。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胞壁产生一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将头部的核酸通过中空的尾髓压入细胞内,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胞外。③复制:噬菌体DNA注入细菌细胞后,因种类不同而表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DNA进入宿主细胞后,细菌的细胞核立即破坏,细菌的合成作用停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