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作业(2011-2012-2学期)学生姓名:李倩雯所在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班级:11013102班学号:1101310205论文题目:《七宗罪》中的有关犯罪心理的分析摘要:社会发展至今,并非只有文明传承了下来,许多丑恶的事物连同各种犯罪行为一起,也都一直存在着并且有着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七宗罪》反映的就是一种典型的新型犯罪,从罪犯的犯罪心理的萌生到其犯罪动机的最终形成以及犯罪行为的最终实施都与传统的犯罪行为有着一定的区别。关键词:犯罪心理宗教社会法律人性正文:犯罪心理学的简介犯罪心理学(Criminal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这部出色的惊险悬疑影片对犯罪心理学也作了详尽的描述,而罪犯通过圣经的道德审判来杀人,更具社会意义。七宗罪天主教明言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愤怒”。从犯罪动机看现代侦查传统案件的犯罪动机通常可分为情杀、仇杀、财杀、奸杀等。这些动机多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引发,侦查人员可以在侦查过程中,通过掌握具体材料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但《七宗罪》中约翰的犯罪动机超出了传统的范式。这部影片也因为其所构思的独特的犯罪动机而成为电影史上的一部成功之作。在第一罪“暴食案”的现场,镜头对准了一条捆绑死者双手和双脚的绳索。这个画面在经验丰富的警官萨摩赛心中引起了小小的激荡,“It’sjustbeginning”——天主教七宗罪诫的第一反应。但是,萨摩赛此刻还没有足够的理由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第二案“贪婪案”,死者是有名的律师,死者旁边有用血书写的“Greed”。这一案件的发生印证了老警官萨摩赛还没有确定的分析。从这一案件中得到的线索,又把警察引向了第三案“懒惰案”。此时,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已经非常明确:为了天主教的信仰,为了拯救已经堕落的社会,为了完成上帝交予的任务。在明确了犯罪动机后,侦查人员开始通过犯罪动机和犯罪心理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刻画。这也是抽丝剥茧的侦查推理过程。第一,犯罪嫌疑人有坚定的宗教信仰,能够用宗教说理中的方式犯罪。他对关于七宗罪诫的书籍,诸如《神曲》、《炼狱》、《失乐园》等等都相当了解。因此,他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第二,“暴食案”中,通过法医鉴定,受害者是由于被人12小时连续喂食撑破内脏而死,“懒惰案”中的受害者被进行了长达1年之久的控制和虐待。然而,犯罪嫌疑人还可以把他伪装成为一个最好的房客。可见,犯罪嫌疑人具有相当的耐性和细心的特点,他对犯罪的策划和预谋是相当完美和精确的。第三,犯罪嫌疑人抱着完成宗教信仰的动机实施犯罪,他对于被害人的财物没有丝毫毁损,反而为了完成犯罪还需要支出相应的费用。可见,犯罪嫌疑人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基于对犯罪嫌疑人的动机分析和人物刻画,侦查人员通过与七宗罪诫有关的书籍的借阅纪录,找到了犯罪嫌疑人,与犯罪嫌疑人开始了正面的交锋。4、影片中的犯罪心理原因论人格结构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犯罪人犯罪是由于人格结构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自我和超
《七宗罪》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