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管段活性差异对葛根素血管舒张作用机制的影响
摘要:研究离体血管环试验中不同血管段活性差异对葛根素(Puerarin,Pue)的舒张作用差异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36只,常规方法制备离体血管环标本,分为内皮完整组和内皮组两大组,其中每组都设有远心段、中段和近心段三组。用离体血管灌流大鼠胸主动脉环,×10-3 N(1 g),测定各组血管环张力及葛根素pEC50。内皮完整组分别加入L-NAME与葛根素(浴槽终浓度为10-4 mol•L-1)共同孵育,测定血管环张力变化,并计算pEC50。结果:葛根素在10-7~10-4 mol•L-1范围内对腹主动脉具有剂量依赖性的舒血管效应,在10-4 mol•L-1达到(±)%的最大舒张;去内皮后其舒血管效应可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远心段去内皮及内皮完整血管环Emax均较近心段和中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内皮完整远心段组中,葛根素与L-硝基精氨酸(L-NAME)共同孵育后,Emax显著下降(P<);而近心段和中段组中,L-NAME与葛根素共同孵育组血管舒张的受抑制程度与葛根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各组pEC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结论:葛根素具有内皮依赖性的舒血管效应,但不同血管段中舒张活性存在差异,该作用与NO系统有关。
关键词:葛根素;胸主动脉环;NO合成酶;血管舒张
葛根素(Puerarin,Pue)具有扩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等作用。以往研究表明葛根素扩血管机制存在争议,可能与实验条件和动物种属不同有关。本文的研究旨针对血管条的不同血管段血管活性不同对于葛根素血管舒张作用机制的影响,应用NO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ME),探讨葛根素对不同胸主动脉段的舒张作用与NO的关系,观察葛根素的舒血管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SD大鼠36只,体重250~300 g,雌雄兼用,由青龙山动物中心提供。
药品: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Bitartrate,NA)购自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批号:0803192;苯肾上腺素(Phe),L-硝基精氨酸(L-NAME)购自Fluka,批号:1115878、40705093;氯化乙酰胆碱(Ach)购自Alfa Aesar公司,批号:10132497;葛根素,由南京师范大学袁生教授实验室提供;溶于50%丙二醇进行实验。
试剂:K-H液:NaCl mM,KCl mM,NaHCO3 mM,KH2PO4 mM,MgSO4 mM,CaCl2 mM,glucose mM。均为普通国产分析纯。
仪器:MD 2 00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购自南京医科大学。
.2 实验方法
不同种属动物胸主动脉环制备:20%乌拉坦(给药计量1 g/kg)麻醉, ml/100 g。取正常大鼠胸主动脉,置于预冷以100% O2饱和的K-H液中,去除血管周围结缔组
不同血管段活性差异对葛根素血管舒张作用机制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