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S ING! EVERYONE
“团日活动” 五四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邓小平
五四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四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五四爱国主义教育
五四爱国运动
新时期的爱国精神
Back
五四爱国主义教育
五四爱国运动
背景
成果
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
五四爱国主义教育
五四运动的背景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这成为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
俄国十月革命,给先进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成为运动的导火线
五四爱国主义教育
巴黎和会的谈判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会议”。中国政府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五四爱国主义教育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于北京天安门前,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会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6月3日以后,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运动的主力军,运动进入第二个阶段。
图为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
五四爱国主义教育
五四运动成果
中国代表在《巴黎合约》上据绝签字,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的爱国学生
罢免了曹、路、章的职务,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五四爱国主义教育
团日活动.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