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很多童鞋跟我要这个东西,我个人觉得也是觉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针对地市级的筒子们,上次斑斑给我发短消息说你可以再重发大家共享,因为工作很忙,杂事很多,所以一直就没有剔除再放因为今年我有继续再考公务员的打算,所以又从邮箱里翻出来这篇,大家可以看看做一个参考例2008年国考第一题,说明概括的步骤所以说,出题者出题时,会对内容进行精确设计。只要你按照这一方法来,就接近出题者的要求的。最优概括程序模式如下:1、为节约时间,我们应该先看题目所提问题,全部看完所有试题的要求,并牢牢记住试题问题,然后才开始看材料,这样看材料才有针对性。否则,漫无目的地看材料,看完了也不会有印象的。必然还会再看第二遍,耽误时间。2、边看边在试卷上画,勾画出点明段意或与问题相关的句子,或者用淡色铅笔或水芯笔在一旁写出与问题有关的部分语句。许多试卷明确要求不得在试卷上勾画和做记号,但试卷与答题卷一般分开,把试卷画成大花脸也没关系。3、按问题要求将主要概括意思编号1、2、3……4、整理返看刚编好号的竖列,拎出问题部分,扩充成句。以上四步程序可以保证一条不漏,达到“全面”的要求。可是我看到许多同学交上来的答案,很明显,这一程序没有走或是随便画了几条线,没有给这些线上的句子编上序号。正因为没有序号,在后面合并、整理条理时,就不知道怎么办好。把这些编了序号的句子进一步加工,就是条理。倘若就这样一条一条写上卷子,哪怕你总结得很全面,语言很简洁很准确,顶多及格分。因为“有条理”没体现出来。比如勾画出来8条,经比较,有几条重合,于是成5条;二次归纳,5条可以归为三到四条;三到四条要写上卷子了,又有个顺序,分清主次,问题的严重性依次,问题由内而外依次,这体现逻辑性。“全面”和“条理”都有了,内在的逻辑顺序也理清排好了,就是表达的简洁准确,这就要考文字功夫了。平时扎实的文字训练很重要。由于第一题字数限制较少,所以可以不分段。如第一题要求500字,可以用1、2、3等来标明层次,每个1完了空一格再开始写2。当你看完所有材料,基本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如问题有6个,对策8条……诸如此类。事实上这步完成后,所有需要回答的题怎么做,你心里已经有个框架脉络了。概括起来,这一步要依序完成如下几步:“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初步浓缩、排列编号”。例:2008国考申论第一题我们用黑笔标123找支持开发理由,用蓝笔标注一二三找反对开发理由。依次在原文中画线。 1。水能资源丰富,利用率不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2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替代火电,可持续发展一、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3每年投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4地税增加5可带来长期就业机会6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7电力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8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9农民人均年收入978元。二、地理奇观。三、自然宝藏。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四、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和生态功五、提出的要充分利用怒江水资源,建设13级水电站,是一种掠夺性的开始。六、“物种基因库活的博物馆”。七、地质构造遗迹景观。八、特有的土著居民,传统民俗文化极具特色。九、旅游业发展,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已成为怒江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建水坝未必能提高怒江老
里司令申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