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聊斋志异》中的海上异国形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要:《聊斋志异》里涉及海上异国故事的有《夜叉国》、《罗刹海市》、《安期岛》、《仙人岛》、《粉蝶》五则,分别描绘出夜叉国、罗刹国、安期岛、仙人岛、神仙岛五个海上异国形象。这五个海上异国形象,有其共性之处,亦各具特色。作者把故事的空间由人间、阴间置换到未知的海上异域,尽情发挥想象。这些海上异国与中土朝廷差别甚大,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是对现实社会的影射,尤其是对官场的讽刺和政治制度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思想和愿望,如作者对儒道思想的推崇、天朝上邦的优越感、对取士制度的不满、表达对美好家庭的愿望,分析了作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关键词:《聊斋志异》海上异国故事海上异国形象一、《聊斋志异》海上异国形象概述《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小说近500篇,主要记神仙狐妖鬼怪故事,均以幻想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深深植根现实的土壤,反映了作者蒲松龄所处时代的面貌。其中,有反映才子佳人爱情故事的,有控诉科举制度弊端的,有揭露政治黑暗官吏腐败的,有讽刺世俗民风的。海洋小说只有十余则,数量有限,且非整部小说集里的精品之作,但其在中国海洋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不可否认,其中涉及海上异国故事的有《夜叉国》、《罗刹海市》、《安期岛》、《仙人岛》、《粉蝶》五则,分别描绘出夜叉国、罗刹国、安期岛、仙人岛、神仙岛五个海上异国形象。这五个海上异国形象,有其共性之处,亦各具特色。作者把故事的空间由人间、阴间置换到未知的海上异域,尽情发挥想象。这些海上异国与中土朝廷差别甚大,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是对现实社会的影射,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所谓“异国”,必须与当时的“天朝”相去甚远,这些异处包括相貌身材、自然气候、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1)外貌怪异。《夜叉国》里写一个姓徐的人在海上做生意,被风刮至夜叉国,“至洞外驻足一窥,中有夜叉二,牙森列戟,目闪双灯,爪劈生鹿而食。”夜叉与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外貌之异。另外《罗刹海市》中的罗刹国百姓外貌也是比较奇怪丑陋的,“其人皆奇丑”,女子“貌类夜叉”,这些都是对罗刹国的百姓外貌描写。作者想象中的外邦民众竟是如此相貌,可谓“异类”。(2)居住环境奇特。《夜叉国》里的夜叉住在洞里,“密如蜂房”,并非常人居住之地。《罗刹海市》里写到了龙宫,气势恢宏,“海水中分,屹如壁立。俄睹宫殿,玳瑁为梁,鲂鳞作瓦,四壁晶明,鉴影炫目”。人间帝王宫殿也奢华无比,却也不及海龙宫。《仙人岛》里的宫殿,“重楼延阁,类帝王居。有台高丈余,台上殿十一楹,弘丽无比”。《粉蝶》中所描述的神仙岛实乃仙境,据书中晏生所言,“此处夏无大暑,冬无大寒,花无断时”。《安期岛》里时方严寒,到达岛屿之后,发现“气候温煦,山花遍岩谷。”(3)取士制度奇特。《罗刹海市》里展现了一个缥缈的国度——罗刹国。罗刹国实行“以貌取人”的制度:“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4)时空任意穿梭。《安期岛》讲述的是天朝使者刘鸿训出使朝鲜时,听说安期岛是神仙所居,欲乘船往游,在神仙弟子小张的带领下来到岛上见到三位老神仙。《仙人岛》中书生王勉随一位道士来到仙人岛,岛上两位异常聪颖的少女将自大的王勉捉弄得狼狈不堪。蒲松龄将二仙女与王勉切磋文艺之场面写得极为生动现实,将神仙岛置换成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现实性的空间[1],幻化得极为巧妙。《粉蝶》从人间来的阳曰旦与岛上的神仙晏生和十娘是亲戚,而且晏生和十娘也是死后才成仙的。这些故事中,主人公皆有从人间通往仙界的空间变换。这五个故事风格诡异奇幻,探其原因,其中之一在于蒲松龄是根据别人的转述而记录,并根据自己的趣味加以创造。“旁听者与航海者相比,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完全不同的,海上漂泊与蛮荒异域,对航海者是生死攸关的历险和绝境,而在旁观者眼里,却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旁听者最关注的是奇异、神怪与荒诞,离常识与经验越远,越容易耸人听闻,也越容易被记录下来。”[2]不过归根结底,还是缘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人们的视野狭小,又妄自尊大,对外邦情况一无所知,只能推测,并加以丑化贬低,对仙境则是置以极度的想象与夸大。二、对政治制度的批判清王朝是由少数民族实现大一统的时代。清朝廷的设立均依照明制,深谙利用汉族的儒家思想来控制社会的道理。为了强化君权,选拔听命于清廷的官吏,科举考试为八股文,程朱理学成为清代的官方哲学,严重限制了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成了人们走向仕途的唯一出路,因此毁了一批如蒲松龄一样不得志的读书人。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中指出:“《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聊斋志异》中的海上异国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