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型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论文摘要转型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诸多消极的影响,心理并不成熟的大学生在价值观念、道德责任、理想信念等方面出现了某种偏差,应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论文关键词转型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人们的行为模式、心里结构、价值体系也在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网络的广泛运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原有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为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逐渐模糊甚至消失瓦解。转型期对社会的影响是普遍的,同样对大学生产生影响。面临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涌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甚至有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特殊群体,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力量之源,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3000多万,这一庞大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复兴。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倾向增加
价值观念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意识形态,今天大学生的整个成长期正处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必然会受到各种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转型期的社会是具有冲突性的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促进的一面,目前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具有勇于创新,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但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社会对各种事物的道德评价不再单一和绝对,使得心理并不成熟的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和困惑明显增多。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学习欲望强烈,学习主动性增加,但在学习的目的性上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功利主义色彩。一些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修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只是应付了事,只求成绩合格和拿到学分。同时,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使不少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也出现了
“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和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的“四重四轻”的消极价值观。部分学生在政治价值取向上主要以自我发展为视点,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有39%的学生党员承认申请入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就业的需要”,入党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的利益和要求。这部分学生只是在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但思想上并未入党,功利倾向较为明显。
(二)道德自觉性降低
在道德情操上,部分大学生道德判断力缺乏,道德认识错位,特别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网络时代不期而至,它就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大量丰富信息的同时,我们传统的思想道德观也受到严重挑战。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道德思想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重要时期,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内容的庞杂,容易使学生对不利于思想道德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兼收并蓄,这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造成较大冲击,认识和判断能力本来就不成熟的大学生容易失去自我约束,道德自觉性降低。网络的不易监督性,使得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严重下降,比如有学生就认为在虚拟的网络做什
论转型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