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4-2020年】前言陇南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之一。加快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陇南市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良好成效。截止目前,陇南市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8663平方公里,、、,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同时,陇南市已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已申报成功,且陇南市已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和水生态文明试点市。但是,由于陇南市自然生态系统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保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同时,陇南市还面临着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较快扭转、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生态环境压力趋紧、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与能力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生态环保需求等诸多挑战,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随着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的建设高度,国家提出建设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和甘肃省对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支持不断增强,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较大机遇。“十二五”末期与“十三五”期间,是陇南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的攻坚时期。陇南市委、市政府在把握世界绿色发展潮流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趋势的同时,提出“433”发展战略,要求按照“生态文明要快速推进,在绿色发展上走出新路子”。编制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十二五”末期至“十三五”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有力提升陇南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为指导,根据国家和甘肃省相关部署和要求,在全面分析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问题、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末期与“十三五”期间加强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规划的编制将有利于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探索走出一条内陆欠发达地区转型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的路子,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示范意义。本次规划范围为陇南市市域范围,规划期为2014-2020年。目录1总论 132规划基础 313构建市域生态环境安全格局 394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 555改善市域环境质量 576推进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 587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陇南市生态环境护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