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入行论释第二品忏悔罪业第二十四.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莁袀《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第二品忏悔罪业第二十四(索达吉堪布讲)莅蚄肃 第二十四节课蚈现在正在宣讲七支供中的忏悔支。其中的“思维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分为略说和广说,略说已经讲完了,广说中讲了死亡来临的时候,不管是怨恨的敌人还是自己的亲友都不复存在,但以前为他们所造的恶业,一定要由自己来感受。蝿下面用比喻说明,人最终死亡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均不存在,故为了短暂的人生,我们不应该造下各种恶业,否则是非常不值得的。因为我们不管怎么样都可以活下去,有些人活得很快乐,有些人活得很痛苦,这是由每个人的业力所支配的,假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造恶业,对自己的今生来世都不利。所以,人既然活着,就要懂得活着的价值。肄人生如梦幻,无论何事物,蒁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螁有些人认为:如果为了亲朋好友的快乐而造业,他们以后会跟随我的,所以有实在的意义。衿其实这也是一种妄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人生跟梦境没什么差别,世间上的诗人、歌星经常说“人生一场梦”,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生活无有任何实质,正在享受的时候,虽然有对境、有自己,但过了一段时间,一切都会不存在的。不管你曾经享受快乐也好,感受痛苦也罢,这些事情经历过就消逝了。虽然每个人都有天真懵懂的童年、烂漫顽皮的少年、兴致勃勃的青年,慢慢步入白发苍苍的老年,但回过头来看一生,不管当年自己是如何的兴盛快乐,或者感受过怎样的衰败痛苦,就像昨天的梦一样,只能成为回忆的对境了。麦彭仁波切经常在教言中说,人生犹如梦幻泡影,所以我们对今生的亲朋好友不要特别执著,一旦他们感受痛苦,或者自己感受痛苦,应该认识到这是一场梦,没有什么可耽执的。然而,现在的人根本不懂这一点,他们一遇到生活中的麻烦、工作上的不顺,心里就痛苦得不得了,把每件事都当作是真实的,由于不了知虚幻不实的真理,以致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蒅上师如意宝讲这一颂时说,他十六岁在洛若寺闻思修行,当时每个道友的生命力都非常旺盛、性格开朗,但现在看来,只有乌金丹增喇嘛还没有圆寂,除了他们俩以外,以前的人都纷纷离开了人世。上师接着说:“如果当时我为了自己的家庭或生活而造恶业,这个恶业肯定会跟随着我,现在的一切就不会存在了。”以前顶果钦哲仁波切在尼泊尔的一个寺院中宣讲佛法时也说过:“我现在78岁了,在我的记忆中,许多人的沧桑经历可以一幕幕地呈现:跟我同年的人离开了,比我年轻的人很多也离开了,当年的老年人都离开了这个世间;与此同时,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由于战争、瘟疫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高在上的人垮下来了,低微卑劣的人爬上去了……,现在一看,人生不过是一场梦而已。”从这些将一生奉献给佛教的高僧大德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人生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我们对人生又是什么样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膃现在学习《入菩萨行论》,在座大多数人用得时间可能比较多,但一些城市里的人虽然可以说正在学,这一点确实值得高兴,但学习的时间还不够。他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学佛的时间是相当短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所学的佛法能不能用上也很难说。我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在理论上通达,而且应该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当作一面镜子来反观自己、衡量自己,看看自己对未来的打算以及今后的修行目标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正在讲忏悔,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如梦幻一般的人生中,我们如果为了亲人或怨敌造作恶业,这种行为是非常愚痴的。然而,现在有

入行论释第二品忏悔罪业第二十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