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与对策: 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杨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实施均衡发展战略旨在消弭存在于基础教育中的各种不平等和不均衡的现象, 最终实现教育的实质公平。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是其基础教育从根本上摆脱不利处境, 实现与其他地区同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 建立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投入机制; 走外援式和内涵式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 加快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基础教育; 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 G 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9162 (2006) 0520021207
基础教育实行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大量的实践表明, 当一类教育已经或即将进入普及阶段后, 要加快普及进程, 必须实行均衡发展方略。可以说, 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推动基础教育实现普及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略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本文即是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观作为指导理念, 在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试图寻求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现状: 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感性认识
1. 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
(1) 省级教育拨款的差异
从2003 年省级教育拨款的情况来看(表1) , 东部五省区与西北五省区差距为4186 倍。若以最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最高的上海市相比, 其绝对差距则扩大至19146 倍。
从省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情况来看(参见表1) , 东部五省区与西北五省区差距为5152 倍。若以最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最高的上海市相比, 其绝对差距则扩大至17138 倍。从省级补助地方的教育专款的情况来看(参见表1) ,东部五省区与西北五省区的差距为31056 倍。最低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最高的上海市相比, 其绝对差距则扩大至11184 倍。从中央补助地方的教育专款的情况来看(参见表1) ,西北五省区要明显高于东部五省区的平均水平。这主要是近年来中央对西部地区采取倾斜政策, 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力度的结果。
(2) 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
从普通小学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情况来看(表2) , 东部五省区与西北五省区相差2138 倍。若以最低的陕西与最高的上海市相比, 其绝对差距则扩大至7187 倍。
2. 办学水平的差异
(1) 从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
2003 年, 在全国六岁及以上人口中,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比例为1115 % , 其中男性为712 % , 女性为1615%;小学程度的占3412 % , 接近五分之二的比例; 初中程度的占3819 % , 相当于三分之一的比例; 高中程度的占1119 % , 约等于十分之一的比例。这表明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与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很不相称, 在西北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西北地区6 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的2814 % , 其中男性为2816 % , 女性为2812 % , 但在西北地区的六岁及其以上人口中,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比例为2312 % , 高于全一倍还多; 而小学程度的占3017 %、初中程度的占2918 % , 比例均比全低。高中程度的占
1211% , 虽然略高于全国, 但其中主要是新疆和陕西的比例较高所致, 甘肃和青海的比例均低于全。(表3)
(2) 从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的情况来看
2003 年底全国小学适龄入学率为9911 % , 东部地区平均为9917 % , 西北地区平均为97112 %。西北地区各省区小学适龄入学水平差距很大, 陕西已经达到东部发达地区平均水平, 甘肃、宁夏、新疆相当于全, 而青海距离目前全则有10 年多的发展差距。西北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态势。(见表4)在男女童入学水平差异方面, 全国男童入学率略高于女童(见表4) 。男女性别差异0109 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女童入学率略高于男童0101 个百分点, 男女童入学机会基本同等; 而西部地区男女童入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女童入学率显著低于男童, 性别差异达到0136 个百分点。而这种
现状与对策 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研究现状策略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