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遴选的经验与启示
周惠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处,美国华盛顿)
大学校长选拔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乃至所在大学的个性和文化传统。想要了解美国的大学校长遴选,必须从其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入手进行分析。美国各所大学根据其公立或私立性质、层次、规模、使命、文化传统及所在州别等不同因素,有遴选步骤、过程、标准或侧重点上的区别。
一、校长遴选的重要性
校董会是美国各大学的最高领导机构,其成员均为校外人士。公立大学校董会成员的产生方式多种多样:有通过州民选举的密歇根州和伊利诺伊州;通过州长提名、州议会同意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通过州议会选举产生的明尼苏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也有通过相关学会、校友会推选,州议会任命的宾夕法尼亚州等。
各大学校董会参与校务决策的程度根据校堇会组成方式与具体任务之不同而不同,但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校长的遴选都是各大学宪章赋予校董会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校董会必须履行的职责。一旦现任校长任期将满或由于现任校长提出辞呈而出现空缺,校董会就要主持校长遴选的工作。
随着大学功能的丰富、社会地位的提高,大学与社会其他组织的互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大,现代大学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复杂的组织,大学校长职务的挑战性及重要性与日俱增,“校长遴选过程远远超越了程序上的意义,它是塑造一所院校命运的关键一步”。因而,保证遴选出高效的高级管理者对校董会和整个大学来说都是艰巨而具有风险的任务。密歇根大学名誉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曾任该校校长)认为,大学校长的遴选就如同一场政治竞选,但遴选大学校长的难度和复杂性要远远超出遴选企业或者政府的负责人。
二、美国大学校长遴选的基本程序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美国大学根据自身情况已经制定出比较完善的遴选程序和标准。但每所学校具体操作不尽相同。如纽约州立大学系统虽发布了统一的《州属院校校长指导原则》(guidelines for presidential searches at state-operated institutions)但其中专门指出,由于系统内每所学校的使命不同,规模各异,具体遴选细节可根据各自情况商定。
美国大学校长遴选过程相对较长。多数要花费6-18个月,一般包括如下环节:
第一,集思广益,确定校长的遴选标准和任职资格。校董会广泛征询教授、学生、校友会等相关团体的意见,结合大学的发展目标和特点,讨论确定新任校长的任职资格,具体要求往往包括学术背景、个人品质与行政能力等方面。近年来,由于美国公立大学面临经济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校长选拔中强调校长的行政能力与筹资能力,而对校长的学术成就要求并不太高。
第二,考虑不同利益团体的需求,成立具有代表性的遴选委员会。校董会组建由来自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表组成的遴选委员会。一般说来,委员会由校董会成员、教授、职工、学生、校友代表及社区代表组成(各校具体组成比例、结构有所不同)。遴选委员会成员可能从未从事过遴选工作,也可能对教育行业毫无了解。一些大学还组织专门的教授、学生征询委员会供遴选委员会征询,但征询委员会无权参与决策。
第三,广泛征集候选人,通过各种途径缩小筛选目标。首先,遴选委员会将遴选标准和任职资格公之于众,在全国著名的杂志、报纸等媒体上发布广告,请相关人员推荐人选或直
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校长遴选的经验与启示美国公立校长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