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教学设计..docx“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教学设计广州市番禺区大岗中学 梁国球一、探究实验教学课题: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二、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初一生物教材,新增设了探究性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提高探求知识的能力。本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第一个引导学生设计的实验。实验前,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引导出本实验的假设。初一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弱,教师可将本实验所探究的影响种子萌发的多种因素,分解成一个个的单一因素,让学生通过单个因素考虑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用的外界条件。三、教学目标的制定:1、知识:通过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2、能力:通过假设并采用对照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取证,逻辑思维判断,汇报交流,归纳总结等步骤,体验一个探究知识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态度: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养成根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四、教学策略:在教学班内设4个研究组(即原有的 4个大组),组内又分4个研究小组,每小组 3—4人,自行推选组长;在课前 1个星期,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然后在研究小组内对每人的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在此基础上,研究小组长参加所属研究组的组内交流,并由研究组组长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准备参加课堂上的汇报交流,得出实验结论,总结探究过程,分析成败原因。五、教学过程:1、设置情境,形成假设:教师可提出:种子可以随时随地萌发吗?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让学生思考。学生由此联想到:种子在温暖、潮湿、疏松的土壤中容易发芽。然后由研究组展开讨论,分析原因,得出假设:如果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种子便能萌发。12、设计方案 :教师提示,要通过实验探究取证“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假设是否成立:①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时,种子能萌发;②缺乏充足的水分时,种子不萌发;③缺乏充足的空气时,种子不萌发;④缺乏适宜的温度时,种子不萌发。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器具,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一:材料器具:绿豆(大豆)种子 40粒,有盖罐头瓶4个,小勺1个,餐巾纸(卫生纸)8张,标签4张,胶水、清水。处理方式:取 4个洁净的罐头瓶,分别贴上写有 1、2、3、4的标签,并向每个瓶中放入2张餐巾纸,并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 10粒种子,然后依照下表中处理方式操作:1号瓶 2号瓶洒入少量的清水,使拧紧瓶盖 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中 置于室温环境中3号瓶 4号瓶倒入较多的清水,使洒入少量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餐巾纸湿润,然后拧后拧紧瓶盖 紧瓶盖放在低温处(如冰箱置于室温环境中内)方案二:材料器具:绿豆(大豆)种子4粒,玻璃杯2只,一次性筷子1双,铅线,标签2张,胶水,清水。处理方式:甲杯:置于室温环境中 乙杯:置于纸温处(如冰箱内)3、引导探究:在“种子的萌发”课前 1个星期,让学生根据实验方案独立开展实验进行探究。并根据实验方案中的处理方式,分析各种处理所探究的外界条件是什么?预期结果是怎么样?将分析结果和预期结果填入下表。几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59972402
  • 文件大小115 KB
  • 时间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