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人肩峰形态解剖分型与肩袖损伤的关系.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人肩峰形态解剖分型与肩袖损伤的关系
林向进顾鹏程郭方童翔
【摘要】目的分析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峰解剖形态变异的X线片表现,为肩袖损伤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本科2009年1月—2010年4月明确诊断为肩袖损伤的患者32肩(,男18肩,女14肩) 的标准肩关节三位片,按解剖形态变异进行分类,与正常尸体对照,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肩袖损伤患者肩峰形态扁平型较少,但是弯曲型及钩型明显增加。分别为Ⅰ型(扁平型)%,Ⅱ型(弯曲型)%,Ⅲ型(钩型)%,肩峰弧度较大且较短小。结论本研究发现尸体肩峰形态中正常对照组扁平型较多,而我国肩袖损伤患者中弯曲型及钩型较多。在怀疑肩袖患者中进行肩关节三位片检查对肩峰形态的判定对治疗诊断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肩袖损伤;肩峰形态;解剖学
肩袖损伤占肩关节伤病的20%左右,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然而,肩袖损伤的病因究竟源于骨性结构还是软组织结构,或者两者同等重要,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国内尚无肩峰形态的影像学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相关性研究报道。同大多数骨科疾病一样,笔者希望通过具体而简单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进一步了解形成肩袖损伤的原因,探讨平片表现下的不同肩峰形态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32肩和由正常尸体解剖组成的对照组30肩。病例组32肩均来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院骨科住院手术病人,其中男18肩,女14肩;( 35~72岁),病程1个月~1年。对照组30肩,男18肩,女12肩;(20~86岁),新鲜尸体标本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病例组病史采集及查体均由 1名高年资、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完成。

,以患者肩峰的前外侧角定住X线片的中心,然后将患者肩胛角内侧缘作为垂直对准的标志,与肩峰前内角对直,这一连线与X线片应成90°垂直。在摄肩胛骨侧位X线片时,管球应向脚侧倾斜15°~30°,因为肩峰是由内上向外下倾斜,为了清晰地显示肩峰切线位的下表面,就需要将X线管球向脚侧倾斜15°~30°,也有报道定为15°~20°。经过与放射科协定,笔者在透视下根据肩峰形态选择倾斜角度。所有摄片均采用盲法由 1名高年资、有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完成。
~3。
图1肩关节正位片图2肩关节足倾位片图3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片Y位片(图为扁平型肩峰)

解剖方:(1)前部入路:切口位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显露皮下组织,分清头静脉和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将三角肌和胸大肌分开,可看到筋膜深面的肱二头肌和喙肱肌,将肱二头肌两头之间的筋膜分开,将长头拉向外侧,将短头拉向内侧。此时,视野内可见到肩胛下肌,可以通过肌肉层次即其横行纤维来分辨它。在喙肱肌的内缘可以观测到肌皮神经,并沿臂部向外下行中分支支配喙肱肌和肱二头肌。肩胛下肌暴露清楚后,将周围肌肉等组织剥离,

国人肩峰形态解剖分型与肩袖损伤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mumeiying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