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SP协议RTSP协议RTSP(RealTimeStreamProtocol,实时流协议)是应用级协议,控制实时数据的发送。RTSP提供了一个可扩展框架,使实时数据,如音频与视频的受控、点播成为可能。数据源包括现插数据与存储在剪辑中的数据。该协议目的在于控制多个数据发送连接,为选择发送通道如UDP、多播UDP与TCP等提供途径,并为选择基于RTP上发送机制提供方法。。尽管连续媒体流与控制流交叉是可能的,通常它本身并不发送连续流。换言之,RTSP充当多媒体服务器的网络远程控制。RTSP连接没有绑定到传输层连接,如TCP。在RTSP连接期间,RTSP用户可打开或关闭多个对服务器的可靠传输连接以发出RTSP请求。此外,可使用无连接传输协议,如UDP。RTSP流控制的流可能用到RTP,但RTSP操作并不依赖用于携带连续媒体的传输机制。,因此HTTP的扩展机制大都可加入RTSP。协议支持的操作如下:(1)从媒体服务器上检索媒体用户可通过HTTP或其他方法提交一个演示描述。如演示是多播,演示时就包含用于连续媒体的多播地址和端口。如演示仅通过单播发送给用户,用户为了安全应提供目的地址。(2)媒体服务器邀请进入会议媒体服务器可被邀请参加正进行的会议,或回放媒体,或记录其中一部分或全部。这种模式在分布式教育应用上很有用,会议中几方可轮流按远程控制按钮。(3)将媒体加到现成讲座中例如,服务器告诉用户可获得附加媒体内容。这对现场讲座显得尤其有用。,RTSP请求可由代理、通道与缓存处理。。(1)可扩展性:新方法和参数很容易加入RTSP。(2)易解析:RTSP可由标准HTTP或MIME解析器解析。(3)安全:RTSP使用网页安全机制。(4)独立于传输:RTSP可使用不可靠数据报协议(EDP)、可靠数据报协议(RDP);如要实现应用级可靠,可使用可靠流协议。(5)多服务器支持:每个流可放在不同服务器上,用户端自动与不同服务器建立几个并发控制连接,媒体同步在传输层执行。(6)记录设备控制:协议可控制记录和回放设备。(7)流控与会议开始分离:仅要求会议初始化协议提供,或可用来创建惟一会议标识号。特殊情况下,。(8)适合专业应用:通过SMPTE时标,RTSP支持帧级精度,允许远程数字编辑。(9)演示描述中立:协议没强加特殊演示或元文件,可传送所用格式类型;然而,演示描述至少必须包括一个RTSPURL。(10)代理与防火墙友好:协议可由应用和传输层防火墙处理。防火墙需要理解SETUP方法,为UDP媒体流打开一个“缺口”。(11)HTTP友好:此处,RTSP明智地采用HTTP观念,使现在结构都可重用。内容选择平台(PICS)。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控制连续媒体需要服务器状态,RTSP不仅仅向HTFP添加方法。(12)适当的服务器控制:如用户启动一个流,必须也可以停止一个流。(13)传输协调:实际处理连续媒体流前,用户可协调传输方法。(14)性能协调:如基本特征无效,必须有一些清理机制让用户决定哪种方法没生效。这允许用户提出适合的用户界面。,媒体服务器有必要支持不同请求集。RTSP可以如下三种方式扩展:(1)以新参数扩展。如用户需要拒绝通知,而方法扩展不支持,相应标记就加人要求的段中。(2)加入新方法。如信息接收者不理解请求,返回501错误代码,发送者不应再次尝试这种方法。用户可使用OPTIONS方法查询服务器支持的方法。服务器使用公共响应头列出支持的方法。(3)定义新版本协议,允许改变所有部分(协议版本号位置除外)。。演示组成的整个演示与媒体属性由演示描述文件定义。使用HTTP或其他途径用户可获得这个文件,它没有必要保存在媒体服务器上。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假设演示描述了多个演示,其中每个演示维持了一个公共时间轴。为简化说明,且不失一般性,假定演示描述的确包含这样一个演示。演示可包含多个媒体流。除媒体参数外,网络目标地址和端口也需要决定。下面区分几种操作模式。(1)单播:用户选择的端口号将媒体发送到RTSP请求源。(2)服务器选择地址多播:媒体服务器选择多播地址和端口,这是现场直播或准点播常用的方式。(3)用户选择地址多播:如服务器加入正在进行的多播会议,多播地址、端口和密钥由会议描述给出。,与控制通道无关。例如,RTSP控制可通过TCP连接,而数据流通过UDP。因此,即使媒体服务器没有收到请求,数据也
RTSP协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