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心得体会作文篇一:防骗班会总结防骗、防传销——13国贸1班主题班会总结一、活动目的由于在校大学生防骗意识薄弱,最近学校多次发生上当受骗事件,为加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分享一些防骗防传销措施,预防同学们上当受骗,学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11月25日下午,13国贸专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防骗防传销”为主题的班会。二、活动时间2014年11月25日三、活动地点安徽财经大学东校区明德楼栋106教室四、参加人员13级国贸全体成员五、。,团支书收集资料。。。六、,通过新闻的报道,让同学们了解传销的方式和过程,从而更好地避免误入传销的歧途。通过观看视频,增强同学们的防骗意识。,介绍了同学们可能认识常见案例。如:日常生活被骗案例,假期兼职受骗案例,ATM机取款案例,网购骗术,手机短信骗术等。列举这些诈骗案例常用的手段及同学们可能会碰到的诈骗情况,提醒同学诈骗对象也有可能是亲朋好友,同时还告诉同学们应对方法,见招拆招。而且提醒同学们远离传销,如果发现周围同学有传销倾向,一定要及时联系辅导员。,介绍了自己身边的真实案例。提醒同学们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要将自己的有效证件随意借给他人,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轻易泄露给别人,不要轻信网上信息,不要贪小便宜,遇事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不给骗子留任何可乘之机。七、活动总结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上当受骗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我们不能消除这种现象,但是我们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不给骗子以及传销人员一点可乘之机。通过本次班会,我们加强了自身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和对财产的保护意识。要(本文来自:摘:防骗心得体会作文)更好的远离诈骗,远离传销我们就要冷静思考,理智应对,切忌慌慌张张,轻易相信他人。相信只要我们用理智代替感情,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写作:13国贸1班朱一博;拍照:13国贸1班朱一博)篇二:发表论文防骗的基本常识发表论文防骗的基本常识一、期刊的分类:社会科学期刊(杂志)分七大类:“学术理论类”(共2397种)、“互作指导类”、“时事政治类”、“文学艺术类”、“综合文化生活类”、“教学辅导类”、“信息文摘类”等七类期刊(共9468种)。学术论文只能发表在学术理论类期刊上。二、)和国际刊号(ISSN),并且是一号一刊(正刊)。三、非法刊物:未经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出版的刊物即非法刊物,具体表现有:1、无刊号2、杜撰刊号3、冒用正规刊物刊号4、使用境外刊号5、副刊:正规杂志社在国家批准刊号之外另出的刊物叫副刊,换句话说,凡是你在新闻出版署网站上能查到的刊物名称后面加上学术版、理论版等,比如国家批准的是《求是》,但你发表的刊物是《求是。学术版》,6、增刊:正规杂志社在国家批准的刊期数外另申请出版的杂志,比如月刊,一年12期,杂志出的第13期,按规定必须在第十三期刊物上著名“增刊”字样,但有的杂志为了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就不标注“增刊”字样,以此来欺骗作者(核心期刊见多)。在非法期刊多如牛毛的今天,投稿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以副刊、增刊和香港刊号最为普遍,一不小心就掉进陷阱。袁占舵业余时间做编辑,可以在任何刊物上发表文章。篇三:安全事故心得体会范文汲取事故教训,落实岗位职责安全是电力生产的根本,有安才有全,无安全没有。2013年07月13日,华电集团广西贵港发电厂发生人身触电事故,造成2死3伤。事故的教训是惨痛的,两条鲜活的生命消失了,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他们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生产一线就是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种危机感是一种责任心,是敬畏法律法规,敬畏员工生命与健康,敬畏安全规律。所谓安全责任无小事,只有视安全为天,将安全时刻放在心上,将安全责任看的比山还重,时常如履薄冰不松懈,才能步步安全到永远。最平静的时刻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刻。危机无刻不在、无时不在,一个环节的疏忽,一位员工的小小懈怠,都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在安全问题上必须居安思危,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不见问题,本身就是大问题;不明隐患,本身就是大隐患。我们要主动承担起安全责任,对隐患负责,及时查处,切实整改,万不可等闲视之,让其成“祸”。生产再忙,安全不能忘,决不能为了赶进度、抢发电而心存侥幸、简化生产流程、忽视安全。心存侥幸,才会造成责任心缺失,才会视安全隐患而不见,淡薄安全观念与自我防范意识,才会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最终酿成安全事故。要克服侥幸心理,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心是当务之急。要使员工增强责任心,真正养成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良好习惯,时刻保持清醒,
防骗心得体会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