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学好地理?在地理学习中,我们遇到的日照图有两种,一种是球面日照图,另一种是平面日照图。球面日照图又可分为侧视日照图和极视日照图。日照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地理知识,成为考试中必选的题目,因而很有必要对日照图中涉及的考点进行分析、总结,寻求解题窍门,掌握答题规律,提高答对率。教学中通过反复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 。 。 、节气(季节)。 。 、变化规律。 。 。 。 、公转的速度。 (地方时)。 。 。 、洋流的方向。 (1)东西半球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2)南北半球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 ,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1)纬度位置根据现在的教学要求,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节气(季节) 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o,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可用线段法分析计算)。 、变化规律就教材的要求而言,主要考查三种情况。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黎明)或昏线(黄昏) 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
高中生如何学好地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