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性质实验》实验报告五、实验现象记录1、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试管(编号) 现象 现象解释1 橙棕色2 浅棕色3 红棕色4 浅黄色5 紫色酶的催化速度次之,水解的分子比2号管大,颜色比2号管深。酶的催化速度最大,水解成小分子,颜色最浅。酶的催化速度第三,水解的分子比 1号管大,颜色比 1号管更深。没有淀粉,只显碘的浅黄色。没有酶的催化,淀粉不水解,与碘结合显紫色。2、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试管(编号)现象37℃水浴浅棕色1不处理紫(蓝)色2浅黄色3紫色3、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试管(编号) 现象1 紫色2 浅黄色3 红棕色4 红棕色现象解释低温抑制酶的催化活性,升高温度又能提高酶的催化活性,使淀粉分解,与碘结合显浅棕色。唾液酶在冰浴时,温度太低,抑制了催化活性,不分解或分解淀粉的速度太慢,与碘结合显紫色或紫蓝色。唾液酶在37—40℃下,催化淀粉水解成小分子, 颜色最浅。加热破坏了酶的结构,使酶失去了催化活性,淀粉不水解,与碘结合显紫色。现象解释唾液酶在37—40℃下,有抑制剂(Cu2+)的参与,不能催化淀粉水解,与碘结合显紫色。唾液酶在 37—40℃下,有激活剂( Cl-)的参与,水解速度比4号管大,催化淀粉水解成小分子,与碘结合显浅黄色。唾液酶在37—40℃下,没有激活剂和抑制剂 (Na+和SO42-不是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参与,水解速度与4号管一样,与碘结合显红棕色。唾液酶在37—40℃下,催化淀粉水解成小分子,与碘结合显红棕色。六、实验结果1、pH、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有影响。2、唾液淀粉酶的最适 。,酶的催化功能降低。3、高温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使淀粉酶失去催化功能,且温度降低后也不能恢复酶的活性;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没破坏其分子结构,但温度升高后可以恢复其酶的活性。4、Cu2+是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Cl-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Na+和SO42-即不是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也不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
酶的性质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