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第五季合集.doc罗辑思维第五季合集重新理解亚当·斯密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前不久我和李子旸老师聊天,他说中国的现实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解释,为啥呢?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全世界的困惑。你说它是计划经济,私营企业遍地都是;可你要说它是市场经济?大量国企还没有私有化,土地也没有私有化,所以很多坚信市场经济理论的人有很多地方都看不惯,觉得这是一个半吊子的市场经济。中国确实很多地方有问题,但是咱也得尊重基本事实。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中国的成绩跟任何国家比都不逊色,这样一来,很多理论就尴尬了。所以,李子旸说,中国需要新的理论。李子旸说到这儿我还没啥感觉,但是他下面的话一出来,我觉得有意思了。他举了一个例子——亚当·斯密。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但是《国富论》的作用比这个可要大得多,《国富论》最大的作用是,请注意这句话,它发明了资本主义。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怎么能用“发明”这个词呢?最多用“解释”这个词啊,资本主义它是客观的,就在那儿,有没有亚当·斯密它都在,理论是对事实的解释,怎么能用“发明”这个词呢?对呀,在亚当·斯密之前,所有的事实都摆在那儿,但是就是没有人认得出来这是一个什么东西。从一堆乱七八糟的事实中,把一个新的东西清清楚楚地指认出来,这就是理论的力量,这就是无中生有的创新,当然就算是发明。我们想想当时的情境,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欧洲还是封建社会。啥叫封建社会?就是社会分成固定等级,从民到农奴,高低贵贱各不同。这个社会结构,我们今天当然是觉得不合理了,但是当时人觉得自然而然,天经地义,人就应该分成三六九等、上下尊卑,平民服从贵族,贵族服从国王,国王握有最高权力,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当时的人可想不出另外一种社会。那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当时的法国才是欧洲的中心。你看人家法国,国家很强大,国王很伟大,贵族很优雅,宫殿也很雄伟,俨然是一派大国气象。所以那个时代的欧洲人都以效仿法国为荣,法语成为欧洲上层社会通行的语言。但是再来看亚当·斯密生活的英国,那就非常的不伦不类了,贵族本来应该服从国王,对吧?但是英国的贵族和国王讨价还价,还组成了个国会,专门和国王对着干。还有一条,欧洲人也看不惯,贵族你得有个血统啊。英国虽然也保留着贵族的称号,但是早就实现了开放,平民同样有机会成为贵族,像什么海盗德立克、科学家牛顿,都是因为贡献巨大被封为贵族。你看,英语当中有Sir这个词,原来是专门指有爵士称号的贵族,后来所有人都能用,就成了先生这个词,阿猫阿狗都能叫Sir了。还有一条,英国工商业很发达,海外殖民地扩张也快,那原来在社会底层的那些有胆量、运气好的人就成了暴发户,你想,那肯定是乌烟瘴气的。了解上面我们说的这些背景,你就知道当时欧洲人对英国的感觉了。在亚当·斯密之前,人们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堕落的、变形的、处处不像话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很差很差的封建社会,浑身大洞小眼,彻底糜烂,国王没有国王的样子,贵族没有贵族的样子,暴发户横行。所以,一言以蔽之,叫“礼崩乐坏”,如果孔老夫子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英国,估计也会这么说。但这个时候,亚当·斯密就出现了,同样的现实经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当中的一番解释,就完全变了一副样子,英国可以说是从“癞蛤蟆”变成了“天鹅”,妓女变成了女神。理解亚当·斯密的新理论之后,人们看到了英国就是一个生机勃勃、迅速成长的新社会。首先,国王不像国王、贵族不像贵族,怎么了?这是好事。可以有效约束统治者的权力,尤其是他们征税的权力,这反而让英国政府拥有比其他国家强大得多的财力,可以打造空前强大的海军,到全世界去征服。第二,暴发户横行怎么了?这也挺好的,原来社会被压制的潜力现在释放出来了,对吧?正是通过这种不同阶层的流动、互动,英国从根本上避免了法国大革命那样的社会动荡。你看拿破仑,作为一个法国人,他很不屑地说英国人,说英国只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度。啥意思?就是说英国人眼界不宽,自私自利,没有宏大理想,只顾眼前。但是理解亚当·斯密的理论的人都知道,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可以让每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主观上为自己奋斗,但是在客观上就能够为全社会增加福祉,所以小店主也没啥不好。你看,经由《国富论》这么一解释,那个时代的人才恍然大悟,脑洞大开。脑洞大开之后,就按照这个新理论去推动社会发展,理论的力量关键体现在行动上。举个例子,《国富论》出版是1776年,这是哪一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如果按照原来传统帝国的思维,英国肯定要镇压。因为当时美国只有十三个殖民地,人口总数和经济实力在英国面前简直忽略不计,真要是猛打,没有打不赢的道理。但是英国人为什么没有玩命去打呢?原因之一就是,亚当·斯密的新理论让英国人意识到,我们原来统治帝国的方式并不符合我们的商业需求,用武力强行占据北美
罗辑思维第五季合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