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宁波市第九医院
吴昌建
主要内容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的解剖和功能
◎ ACL的损伤机制
◎ ACL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
◎ ACL损伤修复后的后果及康复的重要性
◎ ACL损伤修复后的康复训练
宁波市第九医院康复医学科
??
前交叉韧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结构??
宁波市第九医院康复医学科
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特点
◎起胫骨隆突的前内方
◎止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后方
◎作用对抗胫骨前移86%
关节囊及其韧带复合体
防止膝过伸和过度旋转
宁波市第九医院康复医学科
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特点
宁波市第九医院康复医学科
前交叉韧带的生物特点
功能
□前内束:限制胫骨前移
□后外束:限制胫骨内旋
AM 前内束:屈曲时紧张
PL 后外束:伸直时紧张
宁波市第九医院康复医学科
前交叉韧带的生物特点
□前交叉韧带分两束纤维,即前内支、后外支;
◎伸膝时前内支相对松弛,而后外支相对紧张。屈膝90度时两束交合在一起。接近屈膝90度时,前内支越来越紧张,而后外支逐渐松弛。
◎在伸膝过程中始终有一定比例的韧带纤维束保持紧张阻挡韧带前移。
宁波市第九医院康复医学科
前交叉韧带的生物特点
◎ ACL为无血管组织,其营养通过滑膜组织及滑液提供。
◎滑膜皱壁富含血管,韧带近段营养来源膝中动脉,远端部分来自膝下内外动脉。
宁波市第九医院康复医学科
前交叉韧带的生物特点
◎主要由胫神经的一部分降末支支配。
◎本体感觉感受器 1-2% 股骨和胫骨韧带附着
韧带长度和张力感受器
中枢关节位置运动、组织形变的信息
反射性神经肌肉反馈机制
脊髓反射、认知计划、脑干平衡
对运动进行快速调节
来正确判断肢体的空间位置
保持适当的肌肉张力
协调拮抗肌和协同肌的舒缩,使运动对环境的改变产生恰当的反应。
宁波市第九医院康复医学科
前交叉韧带的生物特点
研究表明,ACL应力变化在不同外力大小、屈曲角度下及不同分柬之间是不相同的。
◎屈伸运动中,当屈曲l5度时ACL应力最大;在屈曲90度时应力最小;
不同分柬在屈伸过程中应力变化也不相同。
◎屈伸过程中AMB切线模量、抗张力强度和应变能量密度都较PLB大。AMB在屈曲角度大时所受应力更大,而PLB在伸直位或者屈曲角度小时受力较大。
◎ AMB最大应力产生于屈曲60度、PLB在屈曲15度;
◎ PLB对旋转稳定起重要作用。
宁波市第九医院康复医学科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