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生长的磷营养动力学特征
许海1,杨林章2,茅华1,刘兆普1 *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生态室,江苏南京 210008
摘要:在无磷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磷,对经过磷饥饿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斜生栅藻Scendesmus obliquus进行一次性培养,比较研究磷饥饿下两种藻对外源磷的生长反应,并应用Monod方程计算了两种藻的营养动力学参数(Umax、Ks)。结果表明,~ mg·L-1之间,~ mg·L-1之间,~ mg·L-1之间,~ mg·L-1之间。无论在现存量上还是在生长速率上,铜绿微囊藻适宜的磷质量浓度都比斜生栅藻的低。、 mg·L-1;、 mg·L-1。生长动力学参数表明:当磷缺乏的情况下,铜绿微囊藻容易形成优势,当磷丰富的情况下,斜生栅藻容易形成优势。
关键词:磷;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生长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5-0921-04
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是当前我国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己严重制约了湖区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微囊藻是一类全球性分布的蓝藻,在我国大部分富营养化水体中,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在数量和发生频率上均占优势。有关蓝藻水华大量出现的机理,国内外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主要由于营养元素的增多引起,并且以氮、磷等元素的藻类生长潜力(AGP)的测试作为判断藻类大量出现的手段。但我们在太湖地区的野外调查发现一些蓝藻暴发的湖泊、水塘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并不高,而一些营养盐浓度很高的湖泊和鱼塘却并没有暴发蓝藻水华。可见蓝藻水华暴发需要一定的营养条件,并不是营养盐浓度越高就越容易暴发。因此要更深入的揭示蓝藻水华暴发的机理,明确是这种藻而不是那种藻暴发的原因,还需要系统的研究不同藻类之间营养需求特征的差异。磷在天然水体富营养化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是湖泊水体中藻类生长的第一限制因子[2-3]。由于不同的藻类具有不同的需磷特征,因此磷的供应状况会导致水体藻类群落结构的演替。比增长率(umax)和半饱和常数(ks)是藻类在浮游植物群落种间竞争能力和演替顺序的指标[4]。通过比较不同藻类的umax和ks可以推测营养限制条件下藻类竞争的结果。本文以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磷胁迫下两种藻的Umax和Ks,为揭示水华暴发机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主要仪器与设备
光照培养箱、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离心机等。试验所需所有玻璃仪器经清水冲洗后,在稀盐酸中浸泡30 min,以无菌水冲洗,烘干备用。
藻种及培养基
试验用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购自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BG-11培养基的配制:硝酸钠(NaNO3) g·L-1,
铜绿微囊藻, 斜生栅藻生长的磷营养动力学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