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常见问题2011年5月前言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共十二章:1、综合说明2、方案编制总则3、项目概况4、项目区概况5、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7、水土流失预测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9、水土保持监测10、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1、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12、结论与建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执行以来,按照规范性目录所确定的章节内容要求和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2009年12月修改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整理了以下材料供编制单位在按照新规范的要求编制方案时参考。要想编好一个水土保持方案,首先要了解方方面面关心的重点(一)政府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1、有无限制项目上马的制约因素。2、土石方流转数量,特别是表土的剥离与利用。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4、拦渣坝、赤泥库、尾矿库的安全。5、投资估算(是否超过统计均值)。6、敏感性问题(制约因素、上期方案落实情况、发改委路条)。(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关心的问题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县)界线。2、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到县)。3、拆迁安置与专项设施改建(到县)。(三)业主关心的问题1、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法律责任范围。2、投资估算。3、水利部批文。二、根据各方面关心的内容,确定方案编制的重点1、说明是否有限制项目上马的制约因素。2、细化土石方调配情况,特别要说明表土的剥离、保护与利用情况、弃渣的综合利用情况。3、详细说明项目的占地性质、类型、面积。按县级行政区说明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数量。4、说明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法定责任范围。5、水土流失的危害预测要切合实际。6、防治措施要细化、切实可行,要对下阶段设计与施工具有指导意义;要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工程项目要全,不应出现丢落项。7、对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弃渣场等的防护标准进行复核,提出对下阶段设计的要求。8、投资应能包得住,下阶段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不应出现大的追加。投资多少可体现措施设计是否到位。9、对于改扩建项目要说明本期工程与前期工程共用设施的情况,要说明项目与行业规划的关系,路条取得情况。下面按照章节顺序,说明新规范和审查要点的要求以及经常出现的问题,供大家在方案编制和审查时做参考。综合说明本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水土保持方案的大致情况,适应各级部门评估、审批、贯彻落实、检查验收的要求。随着依法行政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将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公示将变得日趋必要:一方面对项目区的公众负责,说明将批准建设何项目,可能产生何种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并使影响减少到什么标准;另一方面,希望社会各界了解并监督项目法人的义务及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及效果。本章基本包含了正文中所有章节的内容,宜概括全面、文字简练。(一)前期工作概况1、新规范和审查要点要求1)简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在国家、行业或地方相关规划中的地位,说明相关单位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批准文件的取得情况。2)说明主体设计单位和主体设计的进展情况。3)说明立项前所需各项支持性文件的取得情况。4)方案编制工作的开展情况。2、经常出现的问题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在相关行业规划中的地位交待不清或未交待。2)未说明是否已取得发改委的路条。3)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介绍不完整,甚至连主设单位是谁都不介绍。4)未说明立项有关的支持性文件的进展情况(如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地质灾害评价、土地使用予申请等内容)。(二)编制总则1、新规范和审查要点要求1)说明方案确定的设计深度、方案设计水平年。2)说明执行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2、经常出现的问题1)已建、在建项目也按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编制水土保持方案。2)建设生产类项目未列方案服务期。3)未介绍采用的防治标准等级或当线性工程穿越几种不同防治标准等级区时只按最高防治标准等级来采用,未分别介绍不同区段所采用的不同防治标准等级。(三)项目概况1、新规范和审查要点要求根据主体可研报告,简述工程所在(经)地的地理位置、工程等级、主要建设内容、土石方总量及取弃土(渣料)量、占地情况和拆迁安置概况,给出项目的总投资及土建投资、投资单位和出资比例、建设工期(方案报批时应复核是否动工)等。2、经常出现的问题1)对项目的介绍往往过于简单,甚至丢掉了对项目优势的介绍,比如,热电厂不介绍供热面积和供热量。项目基本情况介绍不完整:有的只介绍了项目名称、规模,对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原材料来源、供水、供电、对外交通、排水、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去向等都未介绍;缺少拆迁安置情况的介绍,或只介绍拆迁户数、面积,)土石方数量的挖、填、借、弃不平衡。4)占地情况介绍过细,除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的数量以外,还介绍了各分区的占地。5)只介绍总工期,未介绍具体计划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常见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