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出阳关无故人学案.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课型   1、新授课   2、以教师教授为主导,结合学生视觉、听觉感受的综合课。   3、学生主体参与、自主讨论的形式。 二、教学目的:   1、通过两首古代歌曲的鉴赏,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歌曲和其表现特点。   2、通过两首古代歌曲的鉴赏,使学生了解古代音乐、现代通俗音乐的一些基本特征。   3、结合多种教学手段,细致体会每种音乐作品的音乐表现和情感表达的关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来欣赏中国古代歌曲。   教学难点:不同作曲手法与音乐表现关系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视听感受法3、课堂讨论法4、学生参与教学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三、组织教学 四、导入新课   音乐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都闪耀着人类精神的火花。而音乐和其它艺术种类的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请同学们先看几段艺术表演的片段,看看音乐是和哪些艺术形式相结合的?   1、古代乐舞片段   这是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优美的音乐与典雅的舞姿融为一体,给人美的感受。   2、古曲片段   这是音乐与建筑的结合,古朴的乐曲与精致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另人想起这样一句话:“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3、今天这堂课,我们将欣赏两首以古诗词为题材的中国古代歌曲。这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五、教学主体:   :(配乐)   中国的歌曲艺术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形成和发展了,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中国古代的歌曲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调等不同体制的发展和演变阶段。唐宋音乐中最具时代特色的音乐体裁,就是词调音乐,词调音乐就是音乐与诗词结合的歌曲。它是当时的音乐与诗歌最高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历史上,由于文字的载体千年不绝而音响的载体转瞬即逝,再加上唐宋乐谱因其符号后人难以识别,造成唐宋的词调音乐长期失去了音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音乐家的潜心研究,使唐宋词调歌曲得以再现。中     教师先演唱一段歌曲,然后提问   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原诗的名字是什么?   阳关三叠是唐代的一首著名歌曲是根据著名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名诗谱写而成的。因诗中有阳关这个地名,且演唱时将诗句反复唱三遍,故得名《阳关三叠》阳关三叠全曲分三大段和一个尾声。此曲原为单曲调后来曲作家王震亚编配成合唱曲。合唱曲中第一、二叠的前段均由两部女声唱出,歌声含蓄而深情,后段合唱进入,抒发送别者的依依不舍以及远行的亲友的时时思念之情。第三叠由女高音领唱与合唱共同演唱。送别之情更显激动,千里送行,终须分别,心中无限感伤,歌曲的别离情绪达到高潮。   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欣赏这首作品   1、歌曲的音乐特点是什么?   2、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析这首歌曲的结构特点4、在音乐背景下老师朗诵《扬州慢》   简介作者和创作背景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著名的诗人和词人,还是音乐家。他一生未任官职,靠卖字和朋友周济生活,他虽然过着清客的生活,却清高而又珍视个人的人品。他一生的遭遇与个人的品格深深地影响到他的词风。南宋时候,金主完颜亮入侵扬州重镇,使这个“淮左名都”遭到严重破坏,久久不能恢复。很多年后作曲家、诗人姜夔路过此地看到劫后一片萧条的景

西出阳关无故人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6-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