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道口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道口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doc东道口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摘要】通过对东道口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及矿床成因模式的研究,提出东道口金矿床为中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金矿床。并指出了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和下一步的找矿方向,评价了其找矿潜力。【关键词】东道口金矿床;北东向构造;矿床成因;找矿方向 1、区域地质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东道口金矿床区域大地构造位于中超准地台胶辽台隆胶东古区东部,朱吴断裂带北段,西侧于郭成断裂带、东侧于牟乳断裂带相毗邻。本区内出露的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陡崖组合新生代第四系;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为新元古代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及中生代脉岩。 2、矿床地质构造和特征东道口金矿床位于郭成断裂带和牟乳断裂带之间,区域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断裂构造,以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北东向该组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以区域性朱吴断裂构造带为代表,在矿区东部通过。走向30~45o,倾向北西,局部反倾,倾角60~80o。断裂带纵贯全区,宽20~50m,带内岩石被强烈挤压破碎形成大量的破碎岩、角砾岩、挤压透镜体、糜棱岩、断层泥等,具绿泥石化、高岭土化蚀变,局部发育硅化、褐铁矿化蚀变,为压扭性质。该断裂切穿矿体及煌斑岩脉。受区域性朱吴—店集断裂构造影响,区内次级断裂构造发育,它所派生、伴生的次级构造断裂制约着矿体的具体形态和金矿化局部富集节理矿化带,常是矿化富集部位,金矿化明显,形成工业矿体。次级节理断裂是矿床的重要含矿构造,北东向断裂构造的发育程度控制着矿体的局部形态,沿节理构造充填矿体形成细脉、弧形脉及透镜状脉体,控制金矿体的生成表现为左行雁列式形态。 3、矿床成因受控于胶东东部构造岩浆带于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位于郭成断裂带和牟乳断裂带之间的北东向断裂构造的东道口金矿床,周围次级构造发育,深部应该与导矿主断裂相通,其金的迁移富集成矿,大致经历以下过程。(1)成矿物质——金的来源。区内太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原岩为次稳定型富铝蒙脱石—水云母泥质岩—富镁碳酸盐,夹基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和硬砂岩的建造类型。其原始沉淀的大地构造环境属于大洋板块近大陆一侧的浅海孤岛型的优地槽活动特点,其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下地壳相关的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伴随火山喷发,金及多金属被从上地幔、下地壳带到地壳表层,构成了金的原始矿源层。(2)区域变质——矿源高背景区的形成。前寒武纪的胶东运动是一次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发生了区域变质作用,在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栖霞复背斜及区域变质后期的碱质、硅质等发生迁移,H2O、CO2、NaCl等随之析出,形成变质热液。含金建造中的金在热液作用下活化进入热液,形成含金热流体,使金再次富集,形成了胶东东部金的高背景地球化学异常区。(3)燕山中期交代——重熔型岩浆及载金热液的成矿作用。三叠纪末以来,我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郯庐断裂的强烈活动,导致地幔局部上隆,到燕山中期,进入构造—岩浆活动的高峰,胶北地块挤压隆起,北北东向断裂的活动持续强烈,破坏了孕育在栖霞复式褶皱轴部固熔体的平衡状态。应力释放减压带来了热熔点降低,导致熔体状态改变,同时与地幔相联系的岩液掺合作用和顶蚀方式向上渗透交代,形成交代—重熔岩浆且与上地幔热流导通,在地壳深部发生选择性重熔,形成了具有较高化学活动性的富含挥发组分的碱金属、铝硅酸

东道口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19-06-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