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理念: 中学课本里有许多传统名篇。它们的魅力就在于能让你百读不厌,常教常新。我正是力图从这点出发来教《孔雀东南飞》的。本篇是一首著名的乐府诗。所以,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征及多种表现手法,从“诗言志”的角度出发,了解刘、焦婚姻爱情悲剧及其原因,借助人物对话体察人物性格特征及人性美是教学目标;本篇文言词语不少,特别是偏义复词、一词多义等语言现象也必须掌握。从教学方法上,让学生读、感悟是重要手段,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是关键。 二、课堂实录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结构,了解了课文情节,特别学习了“相”的用法和偏义复词想象。请同学公布课后作业的答案。 生1完成“相”的用法练习,生2完成其他练习。 师生共同评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重点分析人物。我们知道刘兰芝是本文的主人公,我们就来看看她是怎样的一般面孔,透国她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评:我在这里交代本课的目标,有助于学生学习有明确的方向。 学习诗歌不能离开“读”。只有通过读,我们才能体察到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本节课我就请同学读,读有关刘兰芝言行的语段,来感悟刘兰芝。 评:交代学习方法。 生读“十三能织素”段 师:本段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刘的什么? 生讨论。回答:生2:本段用了排比的手法。 生3:本段用了互文的手法,写出了刘的聪明颖慧 生4:本段还写出了刘的果敢刚强,这从“妾不堪驱使,……及时相遣归”可知道。 师: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生4:我是从资料上得知的。(课堂有笑声)真正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师:很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能实事求是,很好。这个问题我来讲。 中国古代的女子地位很低。在娘家听父母的,到婆家听丈夫的,自己无真正的自由。出嫁后没有婆家的许可,是不得擅自回娘家的。其二,她们更看重自己的贞洁。所以“休”对一个女子意味着什么,大家应当清楚了,而自请“休”,更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所以刘兰芝的这个举动着实可以表现她的刚强、果敢。生4的回答是对的,资料是告诉我们答案,但我们更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有收获。 评: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只是最低级的,关键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终身收益。 师:如果从诗歌表现手法上,本段用了 生:赋 师:对,这里是赋,是纵的铺陈。 生5读“新妇谓府吏……久久莫相忘”段 师:本段可看出刘的什么? 生讨论,回答。生6:可看出刘对焦仲卿的依恋之情,她要求焦“久久莫相忘”,其实她首先不可能忘记这段情。 生2:可看出刘兰芝的痛苦之情、愤激之情。“人贱物亦鄙”就可看出。 师:两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我们就应这样从诗句中品出人物的内心。 生7:读“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段 师:请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本段的内容。 生1:严妆 师:此时此刻的刘为何要“严妆”?严妆时又为何“事事四五通”?请同学们思考,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生5:严妆是刘兰芝一贯的习惯,爱美的表现。 生3:我认为正说明刘兰芝知书识理,有涵养。 生6:我认为这里正说明她沉着、镇静,临阵不乱。 生7:这里也可看出刘兰芝内心的不平静,甚至是痛苦,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事事四五通”的表现。 师: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很成功。我把你们的讨论综合一下,这段描写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
孔雀东南飞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