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清博罗韩氏研究.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明清博罗韩氏研究惠州文史研究韩日缵画像   内容提要:博罗韩氏是明清时期惠州地区科第世家的代表,在明末时期甚至称得上是岭南显宦世家。本文从其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对这一大族的发展源流、宗族特征、婚姻、文化、科举与仕宦等情况进行疏理和介绍,并以此对明清时期充当地方精英角色的地方大族所表现出的一些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博罗韩氏,在明清时期不仅是惠州地区以书香门第著称的地方大族,在明末时期也算得上是岭南地区的显宦世家。从元代延绵至清末,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博罗韩氏以科第出仕者不绝如缕。本文利用文集与方志等史料,重点对这一家族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情况作一些疏理和介绍。   一、当地环境与家族渊源韩氏的居住地博罗县,始设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属南海郡,至元代属广东道行中书惠州路总管府,明洪武九年(1376)属广东布政使司惠州府,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惠州府曾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古邑博罗可称得上当地大族最为集中的一个,时人称“诗书甲于一郡”〔员〕。这些地方大族,基本上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博罗定居。其中比较有名的,除了韩氏外,还有以“春秋魁为天下第一”而擢进士的张宋卿为始祖的罗阳张氏,以誓死社稷而九族株连的御史王度为族中翘楚的水北王氏,以及其他大族像曾氏、车氏、李氏等等。这些大族,除了王氏因受王度株连而沉寂外,其他大族在明清两代均得以发展。岭南诸韩氏的渊源,自古以来都是韩氏族人无法解开的难题,博罗韩氏亦然。“岭南诸邑多有韩氏,皆莫能溯其所从来。或祖昌黎(即韩愈),或祖魏公(即韩琦),要以世次,皆莫可考。由前则泽斩,由后则籍湮。”〔1〕出于实事求是的态度,博罗韩氏十一世孙韩日缵在修订《韩氏族谱》时,摒弃了一些族谱攀龙附凤的陋习,直以开基祖梅州公为始祖。博罗韩氏的先祖是从福建到广州,再于南宋末年或元朝初年定居博罗。“宋末迁自闽,为广州教授,后徙博罗教授,于梅州不知几世,籍去无征,宁缺焉”〔2〕。梅州公,名字与生年无考,族谱记载其为元泰定元年(1324)甲子廷试进士,与捌剌、张益等84人同科中式。元代进士是元代后期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大多数元代进士的名字已佚考。元史专家陈高华根据《类编列举三场文选》、《历举三场文选》等元代科举珍贵文献,考据出泰定甲子科进士17名,但也不见韩姓士子。梅州公卒后与夫人骆安人同葬于新集里蚬径之阴。所谓新集里蚬径,也就是今天罗阳镇小岭咀村的虎形地,距今惠博沿江路仅一步之遥。梅州公初授梅州吏目,泰定二年,梅州饥荒,朝廷命令地方政府赈灾,梅州公竭尽所能,采取各种措施抵御灾患,使得梅州人民“全活者众”。梅州公墓如今尚保存完好,据刻于泰定丁卯年(1327)的梅州公墓后土墓碑可知,梅州公去世时距离他考取功名时仅4年。他在任上的光辉形象,已成为韩氏后世楷模。梅州公虽然名字佚考,但结合今人对中华韩氏的研究,我们大致能梳理出博罗韩氏的谱系。香港东西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的《韩氏三千年———各宗支世系脉络暨人物》一书,是近年来研究中华韩氏的集大成者。该书考证数十种韩氏族谱得出粤东暨广西世系,以韩琦八世孙韩先为入粤始祖。“韩先,宋帝昺封粤海将军,转战粤东嘉应州程乡浮岗寨,宋帝昺崩,先自尽报国,封荣阳大夫。”宋帝昺即赵昺,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崩于1279年。韩先

明清博罗韩氏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82 KB
  • 时间2019-06-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