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范例:一个普通人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实在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就忘记了。他的脸却长得极寻常,因此我们再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我们实在不知道他是谁,虽然他欠了我们家的钱。【看似极为平常的开头,却极为符合本文的题目“普通人”,也恰到好处地点明本文的中心矛盾点——有一个人欠钱“我们”未还,“我们”却不记得他是谁了。这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于是也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当时他赶着羊群路过我家商店,进来看了看,赊走了八十块钱的商品,在我家的账本上签了一个名字(几个不认识的阿拉伯字母)。后来我们一有空就翻开账本的那一页反复研究,不知这笔钱该找谁要去。【文字简洁,没有对“他”进行外貌穿着的描写,只是简单描写了他的动作,而这些动作似乎是他留给“我”的唯一印象,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人是多么的“普通”。】在游牧地区放债比较困难,大家都赶着羊群到处跑,今天在这里扎下毡房子住几天,明天在那里又停一宿的,从南至北,绵绵千里逐水草而居,再加之语言不精通,环境不甚熟悉??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表面上看似在解释这里的情况,实际上是在暗示读者,这笔钱要回来的可能性很小!】幸好牧民都老实巴交的,又有信仰,一般不会赖账。我们给人赊账,看起来风险很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划得来的。【为后文牧民们回来还账做了铺垫。】春天上山之前,大家刚刚离开荒凉的冬牧场,羊群瘦弱,牧民手头都没有现钱,生活用品又急需,不欠债实在无法过日子。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体壮。大部队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跑来还债的人找不着地方,得千打听万打听,好不容易才找上门来。【如此艰难但是人们还是愿意还账,更显示了牧民们的淳朴。】等结清了债,亲眼看着我们翻开记账的本子,用笔划去自己的那个名字,他们这才放心离去,一身轻松。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写在薄纸上的名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足以见得这里的牧民有多么坚定的信仰,通过这些简单的语句,作者不露声色地给我们揭开一副美丽的民俗信仰画。】可是,那个老账本上所有人的名字都划去了,唯独这个人的名字还稳稳当当地在那一页上停留了好几年。【一句话完成了文章的转折,使我们的心再次悬了起来,心中再次怀疑,我们到底能不能够找到这个人,划掉这个人的姓名?】我们急了,开始想法子打听这个家伙的下落。冬日里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个顾客,一看他沉重扎实的缎面皮帽子就知道是牧人。我们正好想起那件事,就拿出账本请他辨认一下是否认识那个人——用我妈的原话说,就是那个“不要脸”的、“加蛮”(不好)的人。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前面提到的牧民的信仰让“他”的反应变得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更加体现出他如石头一般的淳朴和牧民们高尚的信仰。】我妈更加吃惊,加之几秒钟之前刚骂了人家“不要脸”而且“加蛮”,便非常不好意思,支支吾吾起来:“你?呵呵,是你?嘿嘿,原来就是你??”【母亲也是一位十分淳朴的人,刚才的骂声,只是单纯的发泄而已。】这个人揪着胡子想半天,也记不起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了这八十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看似是闲笔,实际上作者又为读者设置了一个起伏,试想若是一个人不记得这些了,他很可能就不还这些钱了。】他抱歉地说:“实在想不起来啦!”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经过几番起伏,
冬牧场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