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初稿冷链物流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中国食品冷链物流模式学生姓名: 王琳琳学生学号: 0903060442 专业方向: 09级物流管理4班指导教师: 张倜谧指导单位: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11年09月18日摘要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所涉及的冷藏商品大多是我们的日常消费品,包括、禽蛋类、肉及肉制品类、水产品类、果蔬类、奶业与冷饮类、医药类等。近年来,随着我的提高,冷藏商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大。与冷藏商品密切相关的冷链物流发展非常迅速,但总体来说,冷链物流的发展仍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本文首先介绍冷链物流的概念及对食品冷链物流的流程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措施。关键词:冷链物流;食品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模式;发展措施目录第一章引言 3 第二章冷链物流概述 4 4 4 4 冷链流程 4 冷链流程 5 产品冷链流程 6 6 第三章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分析 7 7 7 链物流缺乏整体规划 7 链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第三方冷链介入很少 7 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8 食品冷链物流软件技术落后 8 链体系不够完善 8 第四章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措施 9 快速构建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 9 9 9 9 10 第五章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第一章引言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及大型快餐连锁企业,还有一些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中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浪费掉了。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至30%,,腐烂损耗的果蔬几乎可满足两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占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也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因为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其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弄坏货物的支出。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与此同时,中国对高价值的冷冻和易变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这更增加冷链市场的巨大缺口。据专家估算,目前中国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20%至30%。 2006年我国各类易腐
论文初稿 冷 链物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