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集美大学委员会文件集大团[2012]10号关于组织开展2012年集美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各分团委: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为“十二五”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学校决定2012年在全校范围内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青春九十年报国永争先二、活动内容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纪念建团9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契机,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标,坚持“全面部署与重点组织相结合、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科研调研相结合,项目实施与有效传播相结合”以及“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在前期调研基础上,针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实现促进学生成长、服务基层发展双向受益。为集中力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今年我校将组织近50支重点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活动。围绕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组织学生开展寻访老党员(老红军)、探寻革命遗迹等历史回顾、记录类活动,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先辈的红色青春以及青年团员在各个历史时期为祖国做出的贡献,结合学习党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2、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开展行业专业调研、形势政策宣讲、科研攻关、科技推广、企业帮扶、文化宣传、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社区援助等专业实践活动,将专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依托行业、企业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大学生在参与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3、开展社会关爱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各个角落,开展关爱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以及低保人群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学校等开展支教服务活动;探索高校与落后地区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4、开展“探寻校史、寻访校友”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访抗战时期集美学校内迁地大田县校舍旧址、寻访优秀校友等活动,引导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学习了解我校办学历程及辉煌历史,了解我校杰出校友的光荣事迹,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和“诚毅”校训,增强对母校的热爱之情,为学校百年校庆献礼。5、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亲身体验家乡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联系国家“十二五”规划,联系当前我国发展的伟大实践,联系海西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为基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布局调整、城镇建设规划、社会管理改进等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促进广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进一步深化青年学生进基层工作,组织学生骨干到社区、镇街、非公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按照“校区搭桥,院乡共建,班村或班企结对”的模式,围绕组织共建、社会观察、就业见习、志愿服务、干部成长等内容,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国情,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把组织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作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改革开放成就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7、开展科技支农活动。充分发挥我校特色专业优势,按“就近就便、需求对接”的原则,组织学生到基层开展科技支农实践活动。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实现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实现校内外联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三、组织形式(一)返乡分散实践。要求所有在校学生持学校的《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介绍信》、《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鉴定表》,返乡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认真填写好统一印制的《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鉴定表》,返校后连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并交到学院分团委。具体要求详见《关于开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调研论文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集大团联[2011]2号)。(二)重点组队实践。结合“青
共青团集美大学委员会文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