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及体会.docx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及体会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4002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病者。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90名患者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分别45例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在实验组组主要采用的是急诊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的效果好,比对照组的并发症和再手术情况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次用急诊护理是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临床应用,值得普及和推广。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表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也是一种严重的症状,主要引起的原因是患者的心肌长时间的缺血。相对于其他病情,这种病情较为严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有助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急诊护理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方法,具有较强的规范化,其在心肌梗死的抢救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木次的临床研究中,分析和探究我院收治90例患者,实验组主要采用的干预方式就是急诊护理方式,取得了显箸的效果。1、。其中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70例。45岁〜70岁是这些患者的主要年龄范围,59岁是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所有患者普遍存持续胸闷的症状,时间在30分钟以上,在治疗期主要使用的药物是硝酸酯类药物,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患者的邻胸前导联ST段持续上抬在两个以上,而体内明显上升的指标有心肌酶。但是患者没有出现心源性休克和肝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在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原则是随机分配,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的分组,共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仅具有可比性。,主要做法是:①绝对卧床休息1周,协助日常生活。限制探视。②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宜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③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迅速,随时可以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心脏骤停,发生突然死亡。因此,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有条件者应将病人置于监护室进行监护,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④吸氧心梗病人吸氧是为了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心肌供氧,减轻因缺氧代谢产生的致痛物质。起初3天应持续吸氧,流量以4〜6L/min为宜,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到3〜4L/min,维持1〜2天。⑤保持大便通畅病人的生活环境、习惯和饮食变化,长时间卧床,以及治疗时常应用吗啡、杜冷丁等药物,都可以使胃肠蠕动缓慢,发生便秘。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患者,常因便秘而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所以必须及时预防,鼓励病人适当食用蔬菜、蜂蜜、香蕉等。,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咨询和了解,包括临床症状和以往病史等情况。在初步诊断之后,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与此同时,在护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