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德化建设努力建设道德政府和谐社会是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是各项法律都得到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而且必定是一个具有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社会。政府是社会公共管理的主体,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体和保障。政府能否在道德上作出表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要在道德上作出表率,就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化建设,把道德化政府作为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道德政府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以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社会治理方式,以德治国需要公共管理道德化,公共管理道德化需要政府的道德化;建设道德政府是以法治国的需要,因为法律的基本立足点是道德,法律的正确执行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政府更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因为道德是服务精神和服务行为的基础。没有道德作基础,政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共服务精神和行为。政府道德化的内容政府的道德化包括:制度的道德化、道德的制度化和公务员的道德化。 、体制和组织的道德化,即要求在制度、体制和组织结构、运转机制的安排中有着道德化的合理规范,包含着道德实现的保障机制,同时,已经确立的制度又是有利于道德因素的生成和成长的,能够对公务员的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着鼓励作用。 ,以规章、制度或组织要求的形式来体现。多年来,我们在道德的制度化上下了不少功夫,出台了众多的文件和要求,但实际效果却难以尽如人意。这与我们的道德制度没能根据时代特点进行相应的改进有很大关系。适应时代的要求,政府的公共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应该从过去的政治伦理向管理伦理、从境界伦理向行为伦理、从行为伦理向制度伦理转变。只有遵照这种指导思想进行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建设,才有现实意义。 ,其行政行为从道德的原则出发,贯穿着道德精神,时时处处坚持道德的价值取向,公正地处理个人与政府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和与公众的关系。没有制度的道德化,公务员个体的道德是不稳定的;但是,如果没有公务员的道德化,那么,制度的道德化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没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没有资格当教师和政府官员。这是社会公认的对这两种职业从业人员标准的道德要求。但是,道德责任感缺乏却是当前公务员队伍中几乎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去年全国开展的清查干部文凭活动表明,假文凭比例惊人,在所查的67万县处级以上干部中,每40人就至少有一人的文凭有问题。文凭腐败凸显出公务员道德的缺失,对这一点,人们认识清醒,多有共识。公务员的道德化是当前政府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政府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措施把道德政府作为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基本目标,在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引入道德价值评价,积极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伦理道德建设,是建设道德政府的基本途径。行政管理是一个决策和执行的“科学——事实领域”,公共管理伦理是“道德——价值领域”。现在的行政改革都是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取向的。这使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政府的具体制度结构的科学化、工作方式和程序的合理化、各种工作的标准化、权责分明、讲求效率和组织分工基础上的协调等等“可行性”问题,而对以人为本、政府的服务性应该怎样等等这类涉及价值判断的“可欲性”问题,则
加强道德化建设 努力建设道德政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