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彩那天》第二课时教案分析.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彩那天》第二课时教案分析教学目标 ,会写其中的14个生字。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本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拮据、梦寐以求、闷闷不乐……”。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并结合在本册前面学过的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给同事,到最后还给同事的矛盾经过,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 1板书课题:强调“中”的读音和“彩”的写法。 2过渡导入学习课文。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轮读课文,教师根据学情相机指导。三、创设情境,启发疑问以感情朗读的方法,学习3~6自然段,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体会“我”中彩之后的兴奋与激动,并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2启发疑问:再读4、5自然段,试着提出问题,初步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3学法尝试:以第6自然段巧妙过渡,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边读边想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提问。四、渗透学法,边读边想以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学习7~8自然段,引导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为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1学生自己阅读,尝试解决在上一阶段读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父亲到底面临怎样的难题? 2针对学生阅读中的困惑,师生交流读书方法,帮助学生一句句读通课文。 3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自己阅读,边读边想,初步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 4再读课文,并大胆质疑,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重点语句,深入探究 1在师生共同读书学习辩论的过程中,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 2深入思考“父亲有没有理由留下这辆车?为什么又没有留?”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认真读书,在学生思辨的基础上理解为什么是“道德难题”,从而充分认识父亲的高贵品质。 4“理解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和“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含义。”三、疑难探究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一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理解?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它出自“我”的母亲之口。尽管家里经济拮据,但她人穷志不穷,追求精神上更可贵的东西。 2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梦寐以求”说明了什么? “梦寐以求”说明父亲对拥有汽车的渴望。 3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前挤满了人。原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将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中奖者。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交代百货商店将以抽奖方式将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馈赠给中奖者,这是故事的起因。四、想象写话当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对话,说一说,再写下来。五、学习生字如:“德”:用“十四人一条心

《中彩那天》第二课时教案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19720107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