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做诚信学生”主题班会一年级(2)班一、导入诚实守信,是我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光大华夏,充盈中华。她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在好多人的人生天平上,沉下去的那端是“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唯有“诚信”这端高高翘起。诚信,变轻了! 且不说商场上尔虞我诈,风谲云诡;且不必说市场内小贩们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也不必说黑心米贩污油兑陈米,自来水掺甲醇;就是某一天天气晴好,你也心情愉快,一不小心在马路边发现一个鼓囊囊的钱包:你敢捡吗?且住!要是事情发生在××年前,你会乐呵呵地把它交给警察叔叔赢得人们称赞,可是在今天,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我客观一点说,只要你手一触到那包,麻烦就上身了……。 同学们我们怎么办?“弘扬民族精神 做诚信的个人、创诚信班级”二、活动过程:请同学们思考,何谓民族精神?包含哪些内容?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意志、情感、习惯和品格。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这个民族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她作为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总是与这一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相联系的,从而在完成这些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了四点,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远古时代,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两族融合发展,延向四方,后经不断发展,融为一个以中原族体为主体、包括四方民族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龙的形象,就是融合的产物。在中华千年文明史里,统一是主要特征和内容。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和反抗精神,抵御外侮、威武不屈、维护统一。“爱好和平”,中国人崇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哲学,热爱祖国、善待邻邦、扶危济贫,维护正义与人权。“勤劳勇敢”,中华民族以经历千年的聪明智慧,创造了商周秦汉隋唐的辉煌文明。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创业精神。“自强不息”,千年来,中华民族提倡“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信条,形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周虽旧邦,其命惟新”的时代精神。养成排除万难、百折不挠、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诚 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 曰:“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千里诵义者也。”诚信乃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立人之。一个国家,如果无法取信于民,这个国家必然会走向灭亡,历史上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其他的改朝换代也都与民众的信任、人心的向背有关。一个企事业单位,如果没有信誉,谁敢跟它打交道,谁认它的产品,最后也只好关门大吉,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一个人老想造假骗人,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决没有好下场,“狼来了”的故事,就是生动的例子。总之,恪守诚
德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