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永泰嵩口镇.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永泰嵩口镇:千年古镇的范儿永泰嵩口,千年古镇。至今留存下一百二十多座明清古民居,大院厅堂、回廊侧门,处处布满了木雕、石雕、砖雕、泥塑、壁画的精细,还有一些上世纪50年代的街道、商铺,凝固渐行渐远的岁月,仿佛时光倒流。        嵩口镇新近从全国两千多个申报镇中脱颖而出,成为福建省第三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上周末,我们穿行其中,感受昔时工匠艺人的智慧、前辈为人处世的理念、耕读持家的思想……        宁远庄的建造传说皇帝特批        “安宅在仁”,是宁远庄内的一幅横批。刻在正对大厅的门端上,让所有进门的人都不能不看到它,也都忍不住在心里默默玩味:这回文联,从左边读好,还是从右边读好……        宁远庄,建于300年前,当地人说是“皇帝特批的一个寨堡”。为了印证这个说法,他们特地带我们看了庄内正厅的“四梁扛井式”结构,“只有皇宫可以这样建筑,传说宁远庄是皇帝特许建造的”。        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下新厝,是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建筑中的木雕、泥塑历经一百七十多年依然清晰可见。上世纪80年代,《聊斋》剧组特地来到下新厝拍摄。        “垅口大座厝,乌鸦飞不过”。当地歌谣唱出了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垅口厝有多大。夕阳西下的时候,站在垅口厝边一座新建的楼房上鸟瞰,阳光在大樟溪上闪着粼粼波光。一大片古厝上黑色的瓦片像龙的鳞片,阳光在瓦片上抚摸过,在飞檐翘角上滑落,浓浓的古意就这样清晰地漫开来……        千年古镇嵩口,保留完好的古民居多达一百二十多座,用坦厝、用金厝、述善堂、下车碓厝、协和厝、协庆厝、端公坂厝、芦洋寨……它们保存了明清富有南方特色的古民居全木结构、土木结构建筑风格,以及南方祠堂、古寨等建筑特点,保存有精美木雕、砖雕以及石雕等古代雕刻艺术,成为一个民间古民居博物馆。木雕工艺罕见专家半月来三次        星罗棋布的古民居,一座座各具特色,大部分保护完好。而更有看头的,还是这些民居中的装修细节。柱础上的石雕、屋宇上的泥塑,一个个人物故事,惟妙惟肖,呼之欲出;门楼上的彩绘装饰,一百多年颜色不褪,令人称奇。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幹、名扬海内外的闾山派道教神人张圣君均出生于这里,古老的嵩口镇,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嵩口地区至今能保存这么多完好的古民居,与当地人良好的保护意识有关系。”当地人说,嵩口人大多把古厝当成寻根问祖的精神寄托,所以倍加爱护,他们一般不会轻易拆除祖先留下的古厝,而是选择其他地方建新房,古厝一般还是他们举行婚礼、寿宴等重要仪式的场所,现在大部分还有人居住,所以为保护提供了重要条件。        “省名城名镇名村评审专家、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黄汉民,因为忙总是没时间来看看嵩口,可是他终于来嵩口后,半个月内接连来了三次,他反复看了恭恩厝的木雕窗花,说这样的传统木雕工艺非常少见,直接申报全张培奋说,在近两年的专家评审中,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家都交口称赞嵩口古民居“品种之多,数量之众,保存之好,艺术之高,堪称奇迹”。        封存39年的屏风600万不卖        下坂村用坦厝,有一副传奇的古屏风,为该厝镇宅之宝。屏风由黄花梨木雕刻而成,制作于清代乾隆年间,雕刻用金箔贴片,花草虫鱼、人物典故,镂空的雕刻有5层之多,体现了高超的木

永泰嵩口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漫山花海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