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乙酸乙酯到苯甲酸甲酯无锡市堰桥中学陈美(214174)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如何避免盲目重复练习、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本人认为引导学生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是提高实验复习效率的基本途径。本文以“苯甲酸甲酯制备的方案设计”为例,与同仁们共商。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在高二册P168上作为演示实验、又在P234上安排学生实验。高三教材第六单元P81设置了课后讨论题“以苯甲酸为原料,设计制取苯甲酸甲酯的实验方案”,该题既是巩固新知识《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同时又是对高二酯化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的拓展与延伸。领悟:首先按高二册P234《学生实验八》让学生重新体验实验操作过程,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感知“乙酸乙酯制取实验”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实验装置(装置如右图),在此基础上设置导读自学提纲,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思考议论,各抒己见。导读提纲:1、本实验的反应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的特点是,如何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2、实验过程中碎瓷片的作用是,浓硫酸的作用是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①②③ 3、实验操作中,向容器中添加试剂的顺序是,为什么这样操作?。4、本实验中制得的乙酸乙酯是否纯净?如果要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需要怎样操作?5、通过实验,你觉得该装置有何优、缺点?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改进?在学生阅读、实验、讨论的基础上,老师重点对酯化反应原理、反应特点(可逆反应)、反应条件、反应装置的选择、物质的分离提纯等作出精心指导,使学生领悟到酯化反应的意义和制取方法,理解酯化反应的实质和反应历程,掌握实验室制取酯类物质的操作步骤。迁移思考讨论:1、本实验的目的、涉及的反应原理、反应有何特点?2、选择哪些仪器药品?是否需要碎瓷片?3、使用冷凝回流装置时,选择长直导管好还是用冷凝管好?为什么?如果选择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要怎样处理?为什么?4、怎样将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5、怎样进一步除去混在苯甲酸甲酯中的硫酸和苯甲酸杂杂质?6、怎样除去剩余的碳酸钠和生成的硫酸钠?启发学生运用知识的类比迁移,完成以上讨论问题的前提下,得到最佳的苯甲酸甲酯制备的实验方案。第一步:、平衡移动原理的认识与运用。,加热可制得苯甲酸甲酯的粗产品,经冷却、分液、除杂、过滤、蒸馏即可得到苯甲酸甲酯。第二步:理解反应原理和特点:反应原理:C6H5COOH+CH3OHC6H5COOCH3+H2O(羧酸)+(醇)(酯)+(水)反应特点:①固体+液体Δ液体+水(选择反应装置的依据)②可逆反应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平衡向有利于苯甲酸甲酯生成的方向移动,由于甲醇相对易得、价格低、易回收,采用甲醇过量的方法提高苯甲酸甲酯的产量。反应的条件:加热、浓硫酸做催化剂第三步:查找有关资料苯甲酸甲醇苯甲酸甲酯熔点/℃—97—/℃-:选择实验用品:与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相比,作如下改进:①在加热过程中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因此采用圆底烧瓶代替大试管;②为了有利于产物收集,增加冷凝管使用;③为了得到较纯
领悟·迁移·创新——从乙酸乙酯到苯甲酸甲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