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实验小学:李云英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词。2、在诵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风伯伯的话,知道小松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教学过程(一)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出示:小松树)这是(小松树)(贴词卡:小松树)对,这是一(棵)小松树。这个字读“棵”。一起读。2、这是(出示:大松树)(贴词卡:大松树)“松”是个生字,谁来读读它?(1)你的平舌音发得很准,如何记住它?谁有好办法?(2)将松送入田字格,要注意什么?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木字旁写得瘦一些,这儿是一点,右边公捺要比撇起笔高,写得左窄右宽,松字才漂亮。(3)伸出手再一起写一写。(4)谁给松找个朋友?(出示词:松树、松木、松子、松果、松开、放松、轻松、松紧)3、小松树和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板书:和,完善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小松树和大松树》。(齐读课题。)(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1、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打开到第46页,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2、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课文都会读了吗?谁愿意把自己读得最棒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谁先来。(你读得真流利,还有谁也愿意读。你读的声音真响亮。你字音咬得很准,真棒!)3、看来小朋友们都会读课文了。(师贴大山图)你们瞧,这是一座高高的大山,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儿呢?谁来摆一摆?(指名上台摆)(1)你摆得真好,你是怎么知道的?(2)对,小松树长在山下,大松树长在山上。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明确告诉我们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位置,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出示: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4、精读第二自然段(1)过渡: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它们常在一起说话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小松树说的话。(2)谁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同时出示小松树说的话:“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3)找得真准,我们来数一数,小松树说了几句话?(两句)谁来读读第一句。(4)我觉得你读得还不够高,谁再来读一读?(点:多高哇)(你读得有点高了,还有谁再读得高些!)(你读得真高,把多高哇突出来了,谁再来读一读。)(5)读得真不错,谁来读读第二句。这里有个词,(出示词卡:很远很远)(你把这个词读得真好。)谁再来读读这个词。(6)我们知道,很远就已经比较远了,很远很远说明什么了呢?你再来读读这个词,相信你一定能把非常非常远的意思读出来。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再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种很远很远的感觉读出来。(7)连起来读读小松树的话,想想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自由读,指名说。)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相机认读“喂”。)(没礼貌、骄傲、瞧不起人、无视)(8)这儿还有一个“你呢?”,从这个词也能看出小松树非常骄傲、瞧不起人。小松树这样的表现就是“自以为是”。(出示词卡:自以为是)(9)请小朋友们再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加上动作、表情就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自由读,指名读,齐读。)(10)小松树这么无礼,这么没有礼貌,瞧不起大松树,可大松树却(没有回答。)(点课件)你
8小松树和大松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