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下面介绍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曾志。 曾志的故事在这之前我就读过,读时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次,井冈山学习之行,再次聆听了石金龙老师(曾志之孙)的讲述。1998年6月21日,曾志走完了她87年的生命历程,魂归井冈山。后事完全按老人家的遗嘱办理。曾志的遗体火化时,尽管没有通知任何人,但还是有许多人得到消息后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医院为她送行。没有灵堂、没有花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遗体火化过程,令人难以相信这是在与一位德高望重的功勋老人做最后的告别。望着老人家的遗容,许多人泪湿衣衫,哀祝声起伏不断、撼人心肺。 若问为什么她的一生会是这样感人,回答是:她不仅是一个战绩辉煌、功成名就的革命者,更是一个把大爱撒向人间的女神!复叙几个故事给大家听:故事一:1949年,井冈山解放了!此时,石来发的外婆已经去世了,来发分了田,讨上媳妇,过上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舒心日子。 平静的生活孕育着波澜,孕育着一出出人间悲喜剧。20年来,一直奔驰疆场、转战南北的曾志,无时无刻不思念她留在井冈山的骨肉,但因战争和工作原因,她没有闲暇去寻找。机会终于降临了。 石来发,在苦海里挣扎了二十几个春秋,从没有享受过母爱,听到此事后,不禁热泪盈眶:我有妈妈?他压根没想到自己的母亲还健在,而且是大首长! 阔别24个年头后,母子俩终于在广州相见,他们凝视着对方,似乎想从对方沟壑纵横的脸庞上找到二十年来的风雨和坎坷,他们的眼睛噙满了幸福的泪水!石来发了解自己的身世后,改名为蔡石红,因为他忘不了抚育他的石家,更忘不了养育他的这块深情的红土地。在广州,蔡石红吃住在母亲家里,没有任何特殊的照顾,但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温馨的补偿,他感到了从未享受过的母爱! 想想过去的苦日子,蔡石红斗胆向母亲提出希望能调到母亲身边,吃上皇粮。曾志一口回绝:“毛主席的儿子都去前线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家务农呢?!”蔡石红无言以对。 他三次南下广州,三次空手而归。从母亲严厉的目光、倔强的表情里他悟出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蔡家的光荣不应躺在烈士的名份上,而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 曾志何尝不心疼儿子?她总想设法补偿多年来对儿子的感情,以慰藉心中的歉疚。她也想给儿子安排一个工作,但她更清楚,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她不能这样做。故事二:1931年,又是11月,曾志又生下了一个又黑又壮的男婴,取名铁牛。 铁牛太可爱了。曾志产后第6天就投入到紧张的斗争中去,铁牛便
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