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交叉口设计规范篇一: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城市规划原理辅导: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无交通管制:适用于交通量很小的道路交叉口; 渠化交通:使用交通岛组织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异形交叉口和城市边缘地区的道路交叉口。在交通量很大的交叉口,配合信号灯组织渠化交通,有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增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通指挥:常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 立体交叉:适用于快速、有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叉口。 。 :十字交叉、X形交叉、丁字形交叉、Y形交叉、多路交叉、环形交叉。转角半径:根据道路性质、横断面形式、车型、车速来确定。交叉口转角半径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设置要考虑尽可能缩小交叉口面积,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提高交叉口通过效率,将人行横道设在转角曲线起点以内;要尽量与车行道垂直设置,缩短行人横过车行道的时间;尽量靠近交叉口,缩小交叉区域,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人行横道宽度决定于单位时间内过路行人的数量及行人过路信号放行时间,通常选用的经验宽度为4~10m,规范规定最小宽度为4m。规范规定:机动车车道数4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时,则应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当行车密度很大或车速很高,过街行人很多时,可考虑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人行地道或天桥。停止线:停止线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1~2m处,以保证行人通过时的安全性。交叉口拓宽:建议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大于3~4辆时,增辟左转车辆的专用车道。进入交叉口的右转车辆多于4辆时,需增设右转车辆的专用车道。增设车道的宽度,可比路段车道宽度缩窄~,应不小于;进口段长度一般为50~75m。 、转盘,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车辆绕中心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连续不断地通过交叉口,这也是渠化交通的一种形式,使所有直行和左、右转弯车辆均能在交叉口沿同一方向顺序前进,避免发生周期性交通阻滞,消灭了交叉口上的冲突点,提高了行车安全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平面环形交叉口多适用于多条道路交汇的交叉口和左转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当相交道路总数超过8条时,就应当考虑道路适当合并后再接入交叉口。中心岛形状和尺寸的确定环形交叉口中心岛多采用圆形,主次干路相交的环行交叉口也可采用椭圆形的中心岛,并使其长轴沿主干路的方向,也可采用其他规则形状的几何图形或不规则的形状。中心岛的半径首先应满足设计车速的需要,计算时按路段设计行车速度的倍作为环道的设计车速,依此计算出环道的圆曲线半径,中心岛半径就是该圆曲线半径减去环道宽度的一半。环道的交织要求环形交叉是以交织方式来完成直行同右转车辆进出路口的行驶,一般在中等交通密度,非机动车不多的情况下,最小交织距离最好不应小于4s的运行距离。车辆沿最短距离方向行驶交织时的交角称为交织角,交织角越小越安全。一般交织角在20°~30°之间为宜。环道宽度的确定环道即环绕中心岛的车行道,其宽度需要根据环道上的行车要求确定。环道上一般布置三条机动车道,一条车道绕行,一条车道交织,一条作为右转车道;同时还应设置一条专用的非机动车道。车道过多会造成行车的混乱,反而有碍安全。一般环道宽度选择18m左右比较适当,即相当于3条机动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再加上弯道加宽值。城市规划原理辅导:交通管理设施内容及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实际运用当今,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交通标志不齐,安装不合理,标志有误,标线施划不齐,信号灯安装配时不合理等现象还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拥挤的现象日益突出,这给我们的交通带来不小的压力。如何运用交通管理设施对交通流进行控制诱导,达到交通安全畅通的目的,已经成为摆在我们交通管理者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分类道路交通设施主要包括统一的交通规则、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和路面标志。我国目前仍采用1972年公安部和交通部颁发的《城市和公路交通规则》中的有关规定。①交通标志它是指明道路情况和对交通要求的设备。我国道路上所用交通标志共分3类34种: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标志多安装在标志杆上,或横过道路悬空的铁索上。指示标志杆和警告标志杆为黑白色竹节式方杆,而禁令标志则为红白色竹节式方杆,杆的每边宽10cm。标志安装高度从地面到标志的下缘为180~200cm。标志杆应设在道路右侧离车行道侧石30~50cm处。悬挂的标志,其下缘应在道路车辆的通行净高界限之外。标志的颜色、大小和形状,世界各国采用的基本相同。主要是根据道路上设计的车速而定,速度越高,要求标志越易感受,能见距离也要越大,标志的数量也应适当减少,而设置距离则相应增加。在国外高速道路上,要
十字交叉口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