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篇一:七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语文版-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标 1、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学习回忆录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并掌握母亲所具有的品质。 2、理解并把握朴素文笔下蕴含的深沉真挚的感情。课前准备收集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歌曲等。第一课时本课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分析概括母亲的品质。教学过程一、语文活动请学生交流收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让学生上台朗读) 二、课文导入刚刚大家交流了许多赞美母亲的作品,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母亲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朱德元帅笔下的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课文是作者位了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注:共和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朱德母亲平凡的一生。 2、标注出生字词。 3、标注出文章中不懂或难以理解的细节质疑。四、师生互动 1、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自学、相互讨论本文的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溺死nì不辍chuò私塾shú 劳碌lù和蔼héǎi宽厚管束慰勉为wéi富不仁节衣缩食佃diàn农和睦mù 迁徙xǐ妯娌zhóulǐ任劳任怨勉强miǎnqiǎng聊叙衙yá门无可奈何菜籽(zǐ)榨(zhà) 豪绅shēn东挪西借滋味周济哭泣横蛮佃农:向地主租种土地的农民,租种某地主土地的农民称为某地主的佃户家境:家庭的经济状况。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劳碌:事情多而辛苦。豪绅: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有势力、有名望的人)。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东挪西借:挪,挪借,暂时借用。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慰勉:安慰、勉励。不辍劳作:辍,中止、停止。劳动作活的事从不停止。和睦:相处得好,不争吵。(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就文章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全班大讨论,一人质疑,全班解惑,教师也参与到这种讨论中去。) 2、在对文章的内容比较熟悉的情况下,请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概括母亲具有哪些品质。(学生小组内讨论归纳,教师随机指导) 朱德的母亲主要有这样一些高尚品质: (1)勤劳(第4、5、13段) (2)俭朴能干(第6、12段) (3)宽厚仁慈(第7段) (4)坚强(第8段) (5)有远见(第10段) (6)同情革命(第11段) (7)支持革命(第12段) (学生对于母亲品质的分析,有的比较深刻,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补充) 五、学习小结我们通过朱德对其母亲一生的回忆,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个具有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的女性。六、作业 1、记默生字词 2、结合文中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来描写一个人物,要求用一件具体的事例写出他(她)所具备的一种品质。第二课时本课目标 1、划分课文结构层次。 2、品味本课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 1、复习生字词溺死nì不辍chuò私塾shú劳碌lù和蔼héǎi 为wéi富不仁节衣缩食佃diàn农和睦mù迁徙xǐ妯娌zhóulǐ任劳任怨勉强miǎnqiǎng聊叙衙yá门无可奈何菜籽(zǐ) 榨(zhà)豪绅shēn东挪西借滋味周济哭泣横蛮二、整体感知 1、结合上节课所学,整体感知全文,划分结构层次。 2、结合课后练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感情) 三、师生互动 1、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部分(第2-13自然段):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第三部分(第14-17自然段):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也表示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对这篇文章结构的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分歧主要是最后一部分:一种意见是最后四段是一部分,一种意见是最后两段是一部分。从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看,后一种意见比较合理,从表达方式的运用看,钱一种意见似乎更妥当。) 2、品味课文的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的特点: 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品味:将“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与“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对比着平静道出,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2)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品味:儿子做了总司令,母亲却依然做农妇,这是一件颇为感人的事。作者将这件事情不经意地道出,并用最简单的话说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母亲“知道我们党的困难”,平铺直叙中母亲同情革命,了解革命的形象跃然纸上。 3)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