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原因篇一:金本位制度及其奔溃金本位制度及其奔溃金币本位制的基本特征是: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限制其它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金币本位制消除了复本位制下存在的价格混乱和货币流通不稳的弊病,保证了流通中货币对本位币金属黄金不发生贬值,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这两种制度下,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块本位制下,银行券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国内兑换金块,但有数额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黄金集中存储于本国政府。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在历史上,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第二,黄金存量在各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并有所发展。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然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实行不到几年,就暴露出其不稳定性。随着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很快摧毁了这种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各国都纷纷实行了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篇二:国际经济学作业作业 -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 :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纸黄金”是 :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列不是其假设条件的有 :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用需求方面的因素来解释新贸易格局的是 :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a美圆与黄金挂钩b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英镑与黄金挂钩,b ,d ,c ,d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政策配合说”,用来实现外部均衡的政策手段是() :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作为汇率决定基础的是() A.
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原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