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消费信贷
一、消费信贷概述
(一)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的必要性
消费信贷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并不是与当期可支配收入相联系。从经济效用最大化角度看,理性经济人应当从恒久收入出发,在一生的较长时间内安排消费支出,使自身消费与恒久收入相匹配,从而获得最大的收入效用。实现个人收入效用最大化的路径是消费信贷。
(P156)
◆改善银行资产结构◆创新银行利润增长点
◆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
(二)消费信贷种类
银行为购买或改善住宅提供融资。消费信贷中所占比例最大。
(P157)
◆汽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贷款◆旅游贷款
(三)消费信贷的特点
(四)消费信贷风险控制
(五)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特征
二、住宅抵押贷款
(一)创新与发展
8.“一揽子”交易抵押贷款
(二)贷款业务
(P172)
(首付款+贷款=房款)
等额本息还款法还款公式
M=LR(1+R)n/[(1+R)n-1]
等额本金还款法还款公式
M=L/n+(L-S)R
P174举例
借款人提出申请→银行受理→抵押物评估→签订贷款合同→银行审批→办理并完成住房抵押登记→发放贷款→客户偿还→注销住房抵押登记
(三)贷款风险分析
:借款人被迫违约或理性违约导致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由于利率变动导致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因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导致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四)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住宅抵押贷款汇集一起,通过结构重组和信用增级,将其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动的证券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在市场繁荣时期,房地产金融机构手中持有大量房地产抵押贷款。这种资产收益率较高、安全性较强,但是缺乏流动性。为提高资金周转率,金融机构将房地产抵押贷款以合理价格转让出去,从而获得资金进行下一轮贷款,产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MBS)。
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指房地产金融机构将大量抵押贷款债权组成一个资产池,以该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发行定期还本付息债券。购房者定期缴纳的月供成为偿付MBS本息的基础。通过一系列信用增级(Credit Enhancement)措施,MBS能够得到信用评级机构较高评级,容易获得机构投资者青睐。房地产金融机构将MBS出售给机构投资者,则与该MBS相关的抵押贷款资产池的所有收益和风险都转手(Pass Thourgh)给投资者,房地产金融机构不再承担任何相关风险。持有抵押贷款债权的主要风险包括违约风险(购房者不能按时支付月供)、利率风险(市场利率上升造成抵押贷款债权的价值下降)和提前偿还风险(购房者提前偿还所有本金)。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住房贷款证券化试点。2005年4月,为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公布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确定在我国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基本法律框架。2005国家开发银行发行“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中国建设银行发行“建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2006年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发行“东元”重整资产支持证券和“凤凰”重整资产支持证券两只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2007年4月,国务院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先后发行类似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2008年上海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成功发行“通元”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
三、汽车贷款
(一)贷款供给方式(P177)
-经销商-客户
-客户
(二)贷款业务
(贷款金额与保证方式直接相关)
偿还方式与住房贷款相同,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P178-179)
第七章 弃消费信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