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定位.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定位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试图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的体系中定位,是我自己一直希望弄明白的一个问题。这里姑且作个尝试吧。
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的统称,涵盖了经济学所有的理论分支。如果我们试图给经济学的发展绘制一副脉路图的话,我倾向于采取以下思路:(见图1-1)
无论从学说史的角度考察,还是从理论体系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在我绘制的脉路图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包括:马克思和列宁阶段的批判主义经济学和指导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经济学。
在理论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时并列发展的还有西方的另外两个学派: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和李斯特的古典历史学派,前者在20世纪30年代分裂为以哈耶克为首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和以凯恩斯为首的(国家干预)福利经济学,这两个学派的关于长期关于国家干预和自由竞争的争论在60年代左右被萨缪尔森经过调节和整合而纳入新福利经济学的体系,号称
“新古典综合派”,并以当代主流经济学自居。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冷战降温,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开始进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尤其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之后,经济改革和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对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市场和资本问题,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的发展,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众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开始围绕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计划经济学之后,获得一个理论发展的春天,逐渐形成了以研究社会主义改革和转型为主题的转型/过渡经济学。

从学说史的角度理解,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发展。转型/过渡经济学的形成,尤其特殊的时代改革背景,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转变和融合,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交流和融合。但作为以转型经济为研究对象的转型经济学,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由于其研究领域和对象的特殊性,我更倾向于将其归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于转型本身的长期性,转型经济学这一支流将逐渐融入经济学的体系,并与西方经济学相互融合。
从研究方法来看,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转型经济学引入了大量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和分析工具,改变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侧重使用规范分析的研究范式,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制度分析等工具,对社会主义国家转型经济中的大量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透析,为经济改革和转型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遗憾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改革以后的发展并没有及时的进入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范围(比较严重的是高校两课教育领域),这也是造成国内政治经济学教学困难的重要原因。在财经类的教学中这一问题有所改善,但由于学科设置的问题,以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的
“政治经济学”课程,明显就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
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地位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带有明显的二重特征。在学科体系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居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定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豆芽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