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研工作主报告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集艺术、科技、劳技、人文、少先队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近年来,中心领导始终将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到发展的思考中,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为抓手,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为保证,结合校外工作实际,通过承担市、区级课题,规范管理,形成激励机制,取得了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并且积极推广。科研工作注重从实处、基础做起,抓好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建设,以活动、培训的实效,促进中心的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校外教育做出静安的一份贡献。积极开展全员教育科研活动(1)借助外力进行培训,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形式有:[1]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级专业培训机构的进修活动;[2]加强与兄弟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少科站的合作交流;[3]努力寻求与国内外校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学习机会,以开拓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4]鼓励中青年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修高一层次学历,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5]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教师的视野和专业技能。如组织教师去观摩、学习高层次的专业展演活动——国内外专业文艺团体演出、各类科技展观等。(2)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形式有:[1]加强教研组建设。如:教研活动要与科研相结合,每学期要有研究专题,积极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等;[2]开展新型的互动式师徒结对活动。不仅中心内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从2007年起,每年还派出青年教师全脱产到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与市级专家进行师徒结对;[3]在服务、指导基层学校中锤炼教师队伍;[4]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安排校本培训,请有关专家开设讲座;[5]开设“教育论坛”,由走在教改前列的教师上台交流;[6]在承接市级活动项目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7]在活动策划中提升教师的整合能力;[8]在与区教院的项目合作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正不断获得稳步提高。承担国家、市、区级课题的基本情况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工作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担“提高中小学生学业效能:‘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证研究”的子课题名称为“校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证研究”。课题于09年11月立项,在收集了大量的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工作于10年3月正式开始。在参与课题的多名科研骨干教师的积极参与配合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个性发展这一子课题还带动了一大批的校级课题、论文研究的火热开展,其中诸如《为了点亮青少年心中的那盏科技创新的“明灯”》、《校外中小学生动漫画原创教学的探究》、《信息时代影像教育对青少年未来的影响》、《校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研究》等。现在,我们的课题已进入到了实施的后期,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课题组老师完成对自己行动研究材料的总结,以及校级课题的结题,并对各个课题组老师的社团成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以观察实证研究的总体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上海市教育学会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子课题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担“校外教育机构对构建未成年人和谐校外生活的策略研究”的子课题名称为“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围绕在新的背景下,如何完善现有的校外教育体系,改变校外教育的从属地位,探索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原则、内容、方法和途径,为
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研工作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