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有文、法、医、神四科,七艺指的是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 在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层次。 非正规大学有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等。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目的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法律等专门人才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的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发展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春秋战国时期创建于齐国桓公年间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始于唐代的书院(717年的丽正书院)是中国另一类型的高等学校,自宋代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形式。西欧的中世纪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德国的布拉格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中国的新式大学:1895年的天津中西学堂,1903年改为北洋大学堂,现为天津大学;1897年的南洋公学为上海交通大学;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为北京大学、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为山西大学。发展科学职能始于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新大学为代表的部分赠地学院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调控、评价和激励作用。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德与才、身与心、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德基本途径。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个人本位观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纽曼的人文教育思想,赫钦斯的自由教育。社会本位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孔子把教育看成个体社会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知识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