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戴昆解读设计师成长的心路历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戴昆:解读设计师成长的心路历程戴昆当设计师拿回扣现象成为行业共知的“潜规则”,消费者在怒骂时,设计师却倍感不公;当年轻的设计院校毕业生满怀梦想步入社会,却遭到行业现况无情的冲击;当所谓“艺术灵感”与现实生活及商业化潮流无法交融,为求标新立异而脱离本真,人们是否感觉到中国的设计行业逐渐走入了一个怪圈? 面对年轻设计师迷茫、不平的心境,网易家居特别邀请知名设计大师戴昆老师作客网易嘉宾聊天室,与网友共同解读设计师成长的心路历程。设计首先是一份工作记者:亲爱的网易家居网友朋友下午好!今天作客网易嘉宾聊天室的是知名室内设计大师戴昆老师,首先请戴老师跟网易网友们打个招呼。戴昆:网易的朋友大家好,设计师朋友们好。记者:我觉得,从事室内设计这个行业,能像戴老师这样做到大师级人物的寥寥无几,好多人进入室内设计行业,就在一些小的家装公司、设计企业做,很多年都默默无闻,所以我想请戴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您走向成功的历程和经验。戴昆:其实首先得非常客观地说,这个行业很难有“大师”这个称谓,“大师”这个称谓更多是大家的客气、尊称,跟叫“师傅”、“老师”没什么区别。设计师有知名的、不知名的,肯定有区别,可能和你工作的范围有关系,就像我们聊的,你做家装,一户户地做客户,相对来说你比较难以让大家知道,比如我们从事的领域是样板间,样板间本身是向公众开放的,所以它更容易被媒体、被大家知道,也有相应的一些宣传手段,它更容易被知道,仅此而已。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都是在同样一个行业里,做家装也罢,做样板间也罢,都是同一个行业,这里面不应该有太多差别,我认为这本身其实不太公平,只是工作性质不一样而已。记者:您开始做设计师就选择了样板间方向吗? 戴昆:其实不是,完全是市场诱导的原因。就我个人大学毕业以后的职业生涯来说,我做建筑设计的时间远远长过做室内设计的时间,做室内设计完全是市场需求,从公司的角度来说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客户,你要不要做,能不能做,能不能服务他们,完全是因为市场诱导的原因这样过来的。其实这个行业里的很多人都是这样,比如大家熟知的类似于梁志天、邱德光、李伟明等很多设计师,其实他们都是建筑学毕业,都是去做建筑师的,但建筑师市场可能小得不得了,尤其是在港台地区,所以就去做了另一个市场。作出了成绩,这更多都是因为市场面更宽。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有时候其实没把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设计师这个行业首先必须当它是个职业,现在很多年轻设计师能看到的问题就是,太多把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抱负和眼前的职业阶段结合在一块儿,所以他们会变得很苦闷。几乎是每天在微博上,有明的,也有私信的,各种年轻设计师跟我表达苦闷,换句话说,他们觉得他们做的不是设计,他们觉得他们做的是工作,是在完成一个工作量,但不是自己想要的设计。我跟他们说其实这就是设计,设计本来就是一份工作。其实有时候,我父母也会跟我说,你都一把年纪了,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装修效果图)上班,晚上七八点甚至是八九点钟下班,是不是太辛苦了。我就跟他们说,这就是我的一份工作,我们家门口小区里扫地的阿姨,她早上比我起得还早,晚上下班比我还晚,她的收入远远低过我,从这点来说,其实我们做设计师的应该可以满足。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工作性质的一部分,因为做设计本身是个商业活动,别人付钱找你,解决别人的生活问题。如果客户的喜好和你一样,那大家都挺开心的

戴昆解读设计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22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