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积累“素裹、略输、稍逊、风骚”等词语。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小组讨论,赏析诗歌的上阕,感受北国壮丽的雪景。学情分析: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诗歌的品读、感悟能力在不断地提高,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稍微有些欠缺。因此,学习本节课,我们将从诗歌的分类谈起,通过朗读、品读、感悟,全面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学习重难点: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赏析词的上阕,感受北国壮丽的雪景。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诗歌的分类导入,或者由作家作品导入)二、背景介绍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军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三、: 沁园春( ) 莽莽( )红装素裹( ) 折腰( ) 略输( ) 稍逊( )成吉思汗( )今朝( ) 分外妖娆()风骚()数风流人物(): 红zhuāng素裹( ) 顿失tāotāo( ) 江山多jiāo( ) 一代天jiāo( )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2、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3、学生朗读4、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评论历史人物,抒发诗人抱负。五、合作研讨——赏析上阕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前三句。2、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由哪一个词统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沁园春 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