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例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的临床研究.docx182例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的临床研究李毅萍(湘潭市口腔医院湖南湘潭411100)【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184-03【摘要】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的7年期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为182例患者植入了226颗种植体并完成上部结构修复,种植方法为常规种植术、即刻种植技术、骨挤压、骨劈开技术、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采用固定修复,固位方式分螺丝固定和粘接固定。随访7・60个月,观察方法为X线片、临床观察、患者满意度调查等。结果182例患者的226颗种植体完成骨整合,%;X线片比较检查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状况,结果无显箸性差异(P>)o患者对美观、发音满意度和固位、咀嚼能力在种植后明显提高(P<)o结论种植义齿对于上颌前牙缺失患者是一种满意的修复方式。【关键词】种植体种植方法固定修复种植义齿己经有40余年的历史,现己作为一种目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并为广大口腔医师和患者接受。目前对于种植义齿的研究较多/旦是针对上颌前牙区的研究报道很少。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为182例患者植入了226颗种植体并完成上部结构修复,经过7・60个月的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其中男123例,女59例,年龄17・80岁。182例患者共植入226颗种植体。①有牙或牙列缺失;②植牙区牙槽骨有足够骨量,X线片示无病灶,骨密度正常;③植牙区粘膜无炎症、溃疡或新牛物;④病人无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⑤无严重的牙周炎。①种植机:HKM单马达种植机(德国)及NOUVAG双马达种植机(瑞士)。②种植体系统:Bra..nemark系统(瑞典)、ITI系统(瑞士)、Replace系统(美国)、Lifecore系统(美国)和BLB系统(北京莱顿)。(%)患者行常规种植术,24例(%)采用即刻种植技术,37例(%)患者行骨挤压、骨劈开技术,57例(%)患者使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固位方式分螺丝固定和粘接固定。当基台与牙冠的连接面位于龈下超过2mm时;选择螺丝固定有利于清洁;-2mm吋,选择粘接固定,便于彻底清除残留的粘接剂。,对不能定期复查的患者,采用电话或信访追踪,并要求患者在当地拍X线片寄冋复查。随访吋间7・60个月。2观察指标及方法种植体存留情况,X线片检查骨组织健康情况,种植体颈周软组织情况,美观满意度,修复体崩瓷、断裂和松动情况。,根据其脱落吋间,应用统计学寿命表法计算上领前牙区种植体的累计存留率。、牙槽骨与种植体颈部接触点至种植体底部长度进行测量。每张X线片由指定医师测量3次,取均值。骨吸收量二(X线测得的种植体长度■骨种植体接触点至种植体底端距
182例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的临床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