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主体教育实验18年回顾[摘要] 主体教育实验历经18年,检验了实验假设,取得了诸多预期的成果,其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在主体教育实验中,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教师成长起来,而是一大批教师在成长在提高。教师的发展提高既是主体教育实验的目的又是主体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教师作为主体教育实验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开挖出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探索表明,教师的发展提高是在他们对现行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的,是在自觉主动的教学实验活动中实现的,是在系统的理论学习研究中逐步地、长期地实现的。主体教育实验探索出的这样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不同于传统的个别教师自然成长的机制,而是现代教师实现自觉成长的机制,是培养一支优秀的、有创造性的、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机制。[关键词] 教师发展;教育实践;教育实验;理论学习“主体教育实验”,自1992年开始,至今已度过整整18年。这项实验是由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申报的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博士点重点研究项目,项目全称为“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教育实验与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与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共同设计、实施。18年来,在裴娣娜教授的辛勤工作和主持下,在主体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主体教育实验扩及全国,全国有大批教育学专业研究工作者主动参与主体教育实验研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主动参加到实验工作中来。实验初期只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随后扩展至初中、高中。主体教育实验的理念、策略以及探索中国教育实验道路的精神,得到普遍认同,就其反映了现代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的意义上,主体教育思想已成为中小学校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主体教育实验在学校教育的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其经验更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及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当下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主体教育实验教师发展的经验尤其值得借鉴。教师的发展提高是主体教育实验的目的与成功标志如果一项实验实施多年,据说很成功而又说教师不合格,那实在是令人困惑、难以想象的。若不是判定“教师不合格”的人不够实事求是,就是这个实验本身毫无进展。在主体教育实验这里,教师的发展提高成为主体教育实验成效显著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教师的发展提高本身就是主体教育实验的重要目的之一。主体教育实验最早的实验学校,即安阳人民大道小学,通过实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一个拥有180多位教师的中型学校(1992年时教师数为140多),1992年以来,有6人被评为特级教师;获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的有15人,获省优质课一等奖的有14人,获市优质课一等奖的有24人;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教师有18人次,省级31人次,市级82人次;获得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的9人次;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文章150余篇,……。最早参加主体教育实验的教师,大多都已成为教学及管理骨干,如,现任校长马丽娜,是全国基础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十佳校长;而且,有十多位教师走出人民大道小学正在全国其他学校发挥教育骨干作用。例如,刘可钦,曾任人民大道小学副校长,现任北京中关村四小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杰教师,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郭艳,特级教师,深圳实验小学;赵丽萍,安阳市北关区教育局副局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①。应该说明,安阳人民大道小学教师
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教师专业发展论文: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