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在产生背景上的区别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产生,人类也拥有了信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类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对自然中的众多现象无法进行很好的解释,由此出现了对自然物的崇拜,形成了早期的有神论的信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信仰逐渐发展为成熟的宗教信仰。它将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灵和来世看作是最高的价值追求,逐渐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并逐步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们思想和灵魂的工具。因此,历史上的宗教信仰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落后的政治社会中,宗教信仰发挥了强大的社会功能。它为那些主张反抗,不甘堕落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归宿。它通过这种心灵的慰藉,换取人们对现实的宽容和逆来顺受,进而最大程度维护了统治阶级的落后统治。但是,宗教信仰毕竟是一种非科学的信仰,它虽然有自己体系作为支撑,但却不能掩盖其自身的虚幻性。从其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宗教信仰是认知水平低下、政治落后的时代产物。随着近代科技的发生和发展,以宗教信仰为代表的有神论的信仰逐渐在人们精神世界中失去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信仰等一批无神论信仰观念不断的发展起来。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无神论信仰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而产生的。随着无神论信仰的不断发展,在批判宗教信仰,追寻人类科学信仰的过程中,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哲学的讨伐和批判,原来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已失去了历史的统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信仰走向世俗化的过程,人们对神的崇拜变成了对现实的力量的信仰。然而,这种信仰并非是人类信仰的最高形态,人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矛盾需要寻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这一切只有通过拥有终极价值的科学信仰的确立才能最终完成。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决了人类信仰上的困惑,它在批判了宗教信仰的同时,又超越了当时的世俗化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的最高信仰指导着人们生活,推动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所以说,相较于产生于认知水平低下、政治落后时代的宗教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产生背景上就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二、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的本质区别1、信仰的基础不同科学的信仰是非科学的信仰的直接对立物。由宗教的发展可以看出,一切宗教信仰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的盲目崇拜的非科学的基础上,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信仰。所以,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是对立的。把信仰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在信仰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实现了信仰的伟大变革。宗教信仰往往将被科学证明为正确的东西抛开,直接利用和夸大未被证明或根本不能被证明的结论,使之成为某种本源的东西,并对它施以绝对相信。宗教信仰认为只有对现实中不能被科学证明的东西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信仰是超科学、超自然和超社会的,与科学互不干涉。这种信仰,完全是一种盲目的尊崇、追求,是非理性的,科学知识完全不起作用,因而宗教信仰不是科学信仰。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对科学的尊崇信服,坚持相信已被证实的科学真理,并用其指导自己的行动,力图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其真理性,从而将理论真理与现实结合。马克思主义扎根于现实世界,符合客观的发展方向,是理性、科学的信仰。这种信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信仰的来源不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来源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