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说课稿范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说课稿范文 1、观察和描写景物时抓住景物的特点,注意一定的顺序。 2、描写的语言形象、准确。 1、知识教学:掌握14个字,了解观察对于描写景物的意义。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观察景物、描写景物的方法。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表现的儿童情趣。初一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写景往往比较概括,不够具体,条理不够清楚,重要的原因就是观察不够仔细,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阿杰研究表明,初一学生观察力已有一定的发展,但比较肤浅,缺少精确性、概括性。培养初一学生的观察力,必须经常不断地向他们明确地提出观察目的和具体方法。针对初一学生的实际,因此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另外,在本文的作者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识记文学常识的方法——名、时、地、评、作。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本人的特长,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八字结构模式。读是学生感知教材;议是分析、理解、掌握教材;练是巩固、应用新知识,形成技能;讲是教师启发、指导学生读、议、练,讲清规律。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串始终。这种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依据心理学情感、意识倾向性的发展知识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 1、新课导入:教师指出学生在写景及观察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学会描写、观察景物的方法。这样既突出了本文的学习重点,又让学生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个思维定向,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介绍作家:本文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学习鲁迅的作品,所以很有必要介绍作者。在板书课题后,可结合注释①②,让学生指出掌握文学常识要记住几个要点。指名回答后教师总结学住五个方面:名、时、地、评、作。这是本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的第一个学习方法——掌握文学常识的方法。 3、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给要掌握的生字注音,掌握14个字,落实本文的字词教学目标。 4、读:学生听课文的配乐朗读,让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从而把握全文的中心和主要内容,为下面的“议、讲、练”打好基础。 5、议、讲:通过分析第二段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解决教学重点问题。教师可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启发、点拨,落实本文的能力训练目标。教师可出示小黑板,设计如下问题: ①课文描写了百草园的哪些景物?是用什么句式把这些景物串联起来的? ②这些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选用了哪些词语?是从什么角度进行观察、描述的? ③这14种景物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和描写的?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④作者在景物描写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⑤为了表现儿童情趣,为了写出百草园的乐趣,作者在写景中写了几件趣事? 在分析讨论中让学生感受课文表现的儿童情趣,落实本文的情感教育目标,使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又起到思想教育的效果,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质和特点。在讨论分析后,教师小结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本文的第二个学习方法——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最后齐读第3自然段,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的教学要点: 1、复习文学常识及描写观察景物的方法,熟读第2段,巩固前一课时的内容。复习的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说课稿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ang19821012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