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历史导言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课改以来我市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和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论是编排体例还是教材内容。但是和老教材一样的就是,不管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还是选修每一专题前都有一段导语,这段导语篇幅不长,往往只有两三小段,设置在每章之首,不标页码,因而部分历史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忽视这段内容,或是不讲,或者三言两语一代而过,浅尝辄止。然而,我们如果细细揣摩,慢慢咀嚼,却会发现这段文字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它们恰恰成了本专题教学内容的精华,它用简短的文字表述出这一专题的主旨、线索和脉络。如果把这段文字讲深讲透,那么对理解本专题内容、理解教材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阐释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在适量的历史表象(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人的历史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而成的。它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属性,形成和运用历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导语往往揭示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必修一第九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级化的政治格局”的导语就首先揭示了世界格局得历史概念。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如果没有导语的介绍,这些历史概念就不甚明了。揭示历史阶段特征。历史阶段特征反映包括历史事物一个阶段的内在性质和外在现象。在高考说明考试能力要求中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几乎每专题导语部分都揭示了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特征,如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导语第一段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列强侵略史也是中国民族的屈辱史。在导语第二段讲述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第三段介绍伟大的抗日战争,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通过这三段的文字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近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征------它既是列强侵略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因而把握了导语也就把握了本专题的阶段特征,就能深刻领会各知识点的关系。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导语在揭示历史阶段特征同时往往把本专题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都阐发了出来,借助它我们就容易地把本专题知识结构建立,如根据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我们按二条线来把握。一、列强侵略史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中国军民抗争史三元里抗英(民)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黄海海战(军)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民)八年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中国近代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借助导语的阶段特征,结合专题内容,构建本专题知识结构,因而掌握了导语,我们在构建专题知识结构时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四、帮助学生建立整体历史观。历史发展是由其内在规律的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历史都是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支脉,如果把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世界历史中隔裂出去,那么,该国的历史就是支离破碎的,不完整的。然而,为了中学教学的需要,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按专题史分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册,每册书又按古今中

浅谈历史导言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6-24